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兰之香盖一国,春秋时期诸侯国之一的郑国君 [复制链接]

1#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总共年。

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郑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姬姓,初都郑邑(今陕西渭南华州),后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在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礼让三分,曾跟随郑国讨伐宋国,甚至求助于郑国。庄公时代郑国内部肃清了反叛势力,外部灭了许国,败了宋国,还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

郑庄公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作为郑国最有标志性的人,关于的典故也非常多。诸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处心积虑、自不量力、暗箭伤人等。

郑国在他的统治下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主要版图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

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名相子产治国有方,使得郑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名人列子淡泊名利,创造了《列子》这一恢宏的史诗。

郑穆公为郑国第九位君主,出生带有传奇色彩。他有个名流千古的女儿,当然,这个名留下的是艳名。她的女儿就是夏姬。关于夏姬的文章我昨天写过了,她被称作“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的女人。

郑穆公的父亲郑文公原有三位夫人,生了五个儿子,但是其宠妾很多,庶子成群,当然郑穆公也是众多庶子之一。

后来,郑文公的嫡夫人陈妫去世,陈妫所生之子太子华失去了郑文公的宠爱和支持,恐怕失去太子之位,便产生了夺取君位的思想。郑文公得知太子华欲夺君位的阴谋,便杀了太子华和太子华同母弟公子藏;又怕众多的儿子生乱夺权,便又杀了几个儿子,剩下的儿子都赶出郑国,其中公子兰逃亡到晋国。

这个公子兰,就是秦穆公。

据说郑穆公的母亲是南燕国之女,姞姓,故称燕姞。公元前年(郑文公二十四年),燕姞梦见天神给她一支兰草,并对她说:“我是伯鯈‘念tiáo’(伯鯈是南燕国始祖)。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燕姞把梦讲给郑文公听,郑文公便与她同房,又给她一支兰草作为凭证,于是生下儿子,取名为兰。后又称兰花为“国香”,并以“梦兰”比喻怀孕。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古今名人对它评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秦穆公还是公子兰的时候,逃亡到晋国长大后成为晋国大夫。公子兰聪明有才,对晋文公非常尊敬,细心谨慎地侍服晋文公,很得晋文公的喜欢。晋文公希望公子兰能够回郑国为君,使晋、郑两国成为友好,使郑国永远附属晋国。

公元前年(郑文公三十九年),晋文公起兵讨伐郑国,欲用大夫公子兰为先导。公子兰恭恭敬敬地回答晋文公,说:“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不可忘记父母之国。今日主公伐郑,臣不敢同往。”晋文公听了公子兰的话,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夸其不忘宗国,心中更喜欢他。

晋文公联合秦国讨伐郑国,进入郑国境内,围困郑国城池,大有消灭郑国之势。郑文公害怕,只得派使臣去晋营求和。晋文公提出,要治其路过郑国时郑国不礼之罪,并要迎公子兰回郑国为太子,方可准郑国讲和。

郑国大夫石癸劝郑文公,说:“我听说姞姓是后稷的后代,其后代必有昌盛者。现在晋兵压境,要让他们退兵,只有答应立公子兰为太子,这比什么都有利于国家。”后来,晋、郑和好,郑国迎回公子兰,立为郑国太子。

公元前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

郑国后来又传了十几代君主,在晋楚争霸战争中,介于两强之间的郑国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因而连年遭受两国的交互攻击,致使郑处于晋来降晋、楚来附楚的被动状态。

郑国经过几次君位争夺,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郑国最大的敌人已经是新兴的韩国了。

在韩即将灭郑之际,郑国再次内乱。郑繻(xū)公杀其相子阳,而子阳之党又杀繻公。郑国这时根本不需要外国来灭也会自己灭亡。子阳之时,郑国已经一分为三。

郑君乙(郑国末代君主)二年,被郑国占领的负黍的人反叛,使负黍回归韩国。前年,韩国讨伐郑国,夺下了阳城。前年,韩哀侯灭亡了郑国,吞并了郑国,郑国至此灭亡。

郑国立国共计年,传位24君。在春秋这个各地立候的混乱年代,曾经作为最强诸侯国,能与五霸分庭抗礼的诸侯国,消失在了战国初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