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www.t52mall.com/m/农说吕不白丨不白在观察
第期
近年来,随着农业变革的不断推进,规模化种植面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但由于规模化、工业化、集约化化的机械化种植,以及滥用农药和肥料的粗放管理,导致农作物管理成本持续攀高,农产品安全风险越来越高,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而农业生产的收益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
不白一直都在号召农民们,随不白返乡农创,带动乡村复兴。然而,通过消耗生态环境,而得到的乡村复兴,值得吗?那么,又有什么农创模式,能够两全其美呢?
1
伐木一年后,
他毅然辞职寻找生态项目
周佑生,现任天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恢复高考(年)的第一批大学生,周佑生在16岁时,便考取了现在的东北林业大学,就读于动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思茅市森工局,虽然他每天负责的工作只是砍伐木材,但在当时也算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然而,周佑生无法忍受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破坏森林。于是,一年后,他选择了辞职。后来,为了生计,他开采矿石,是云南省最早的“矿老板”,并因此获得不少的资金积累。再后来,又驯养过野生动物,但是这些项目都含着破坏自然的一面,始终不是他喜欢的工作。
几经周折,在年的时候,周佑生终于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不会破坏自然的“林药”项目。他投入多万元,租下倚象镇大寨村大草地合作社约多亩低产林地,开始在林地间种植铁皮石斛。后来,他又租下了旁边多亩林地扩大种植面积,不仅种植了石斛,还种了多种兰花以及中草药。
据了解,周佑生的天昌生物药业公司,在进一步扩建新基地。从而,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石斛药业种植基地。届时,新基地将分为四大园区:兰科植物园、生物药业园、林下资源开发示范园、旅游观光园。
2
树上石斛,地下重楼
因地制宜的发展林下经济
生态环境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宝贵资源。不白认为,农创决不能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据不白看来,周佑生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将林下经济模式做的如此成功,主要是从以下6点着手:
1、从主打产品上,选择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石斛鲜品有不同的长法、形状、颜色,用途也各异,做成的产品有花状、有粉状、有液态状。这些形形色色的石斛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平均每年的产值都在千万以上。其中,耳环石斛是石斛中的上品,是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制成,其药效自然纯正,具有很高的价值。
2、标准化种植培育,从技术、品种上提高品质。周佑生一直致力于种植技术的钻研和攻克,并通过标准化种植培育,以保证产品品质。在他看来,发展林下经济,技术是关键一环。周佑生不仅自己拥有种植石斛的关键技术,成功种植60余种石斛品种,而且和四川大学、中科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引进科学技术,持续提高石斛等植物的种植水平。
3、林下经济讲究因地制宜,生长环境很重要。因为石斛寄生的属性,必须要生长在树上或者石缝中的遮荫处,而且对生长环境、温湿度的要求非常苛刻,一般湿度要在85%左右,温度在20℃~24℃间,且无污染的环境中才能很好存活。所以,石斛适合在茂密的森林中生长。此外,石斛对土壤和湿度的要求相当高。周佑生在缅甸设立种植基地,先将印度的石斛品种移植到距离比较近的缅甸,使其先适应一年环境,再逐步移植到普洱,以保证石斛更好的生长空间。
4、与当地农户合作,对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周佑生通过与农户合作,将原本每亩收益只有多元低产林地,租来种植药材,促进每亩收益上升到多元。同时,开放招工政策,让林农可以通过打工,获得相应的劳务收入。如今,周佑生已经带动了纳吉村的户农户参与,并计划带着农户们一起做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5、结合药业基地风貌,打造生态森林旅游。在周佑生的药业基地,不仅可以欣赏到普洱的森林、茶园美景,而且还可以参与石斛、重楼等珍贵中药材的种植和养护。此外,周佑生立足现有基础,正扩建新基地,将打造一个集兰科植物、珍稀濒危中药材、旅游观光休闲、林下资源开发示范4大功能的自然氧吧养生谷。
6、林下经济,多样性产品共同发展。重楼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市场极为稀缺,其中80%野生重楼被开发利用,国内每年消耗野生重楼吨以上。于是,周佑生采取了“树上石斛,地下重楼”的林下套种模式,利用野生环境进行产业化栽培。从而,达到3年后每亩石斛年产值可达1万元,5年后每亩重楼一次性可见效益近百万元的高收入。
在周佑生的药业基地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共赢。生态未遭到破坏,钱也赚了,不白认为,这样的发展模式值得大力提倡。
不白希望,农友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调整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走可持续发展的农创新道路。
每期一图|红薯
.11,不白摄于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