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但水火亦有无情时,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世界万物两面性或多面性的特点所在。在兰花栽培管理过程中最容易操作的是浇水,最难管理的也是浇水。这是因为栽培介质不同,栽培环境不同,盆具不同管水自然存在着差别。如今栽培介质以颗粒料为多,这其中又分中性与硬性的,另外还有软料。例如:同样是中性的颗粒栽培介质,有的管水是一天一浇的,而有的则是两三天一浇,更甚至于十天半月一浇的都有,并且还是在蒸腾量最盛的夏天。
不仅如此,浇水还分多种方式,有大水冲淋的,亦有喷雾的,沿着盆边缓浇的,还有小批量管理选择浸盆的,可谓是浇水方式与频次各凭所喜。规模化栽培以自动化喷洒为主,小环境的爱培者管水则以手动为主。
如上所讲的几种浇水方式会因多种栽培介质的浇水要求不同有所变化,二十多年来我经历过了一些,故多少有所悟。才开始在一楼小院中的屋檐下种植的几十盆下山春兰,就是用壶装上水沿着盆边去浇,由于栽培介质是腐殖土混以蜂窝煤碴,浇一次透水在盛夏要保润几天。可是每次浇水都比较慢,速度快就会把栽培介质给冲翻出去,只有待其缓慢地渗入下去才会继续给,急不得!早晚,有空闲时就给叶片喷喷雾,以不往下淋为宜。目的就是防止叶芯中出现积水以免渍伤。夏天在这样窝着风的小院子里很容易就会出现闷蒸现象,当蒸腾量不够快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叶芯积水时间过长而产生渍伤。一旦新苗中芯叶片新生处受到渍伤在生长季就容易被有害菌孢子入侵导致腐苗发生,要知道是微生菌无处不在的,故不得不防。另外,在盛夏即使新生处受到渍伤侥幸不被有害菌侵染,那也会留下难看的疤痕,随着后面的继续生长会呈分节式状态存在。落下伤痕的叶片此生就无法消除掉了,只有待后面的新生成苗来改善美观度了。
渍伤,一般都是发生在尚未长成熟的新株叶片中芯发新的位置,这个地方最为幼嫩,故很容易就会受到水的伤害。当然,在气温不高的时候干净的水含在叶芯处并没有多大危险,更何况在初春与深秋及冬季新草多见长成,另外,气温低微生菌活性就会随着降低,故受伤害的风险也就大大降低了。这也就是冬天为什么当叶芯含水可以不急着吹干的原因所在。
后来在室内栽培兰花,除了从盆壁给水外,还间以浸盆,目的还是防止新芽或新苗叶芯中积水危害。在室内种兰花由于没有排水地漏就无法满足浇大水,有时候想要带走盆内栽培介质中的浊气与粉尘,就只有搬到卫生间水龙头下面去冲淋,这工作量有点大,半个月能够做一次已经就是非常不容易了。室内种兰花通风只有靠风扇了,夏天更是昼夜开启,这也是防叶芯积水的一种办法。
大水冲淋的好处不仅仅是体现在盛夏把有机料分解的浊气与粉尘带走,还可以把叶面上沉积的灰尘给冲洗干净,这犹如人们洗脸洁面一样,好处自是多多。像无法进行大水冲淋的栽培环境管理者就要辛苦得多了,平时要手工给叶片做保洁工作,要不然在尘嚣肆虐的城市中微尘中的有害菌孢子自然也就沉积在叶片上了,这在生长季就会是一大隐患。故这个“雷”不能就这样早早地埋进来,要及时地排出去。这样的工作以前干了不在少数,用毛笔沾水清洗,叶芯中的积水就用干净的软纸粘成细条来吸干,以绝后患。
后来于年转到楼顶上的兰室了,不再考虑排水问题,可以大水冲淋那才叫一个爽啊!不再有室内种兰花浇水时的那种憋屈感。不过,还要考虑墙体窝风因素,每次浇完水之后风扇必须开启,以叶芯的积水吹干为准,这不分春、夏、秋、冬。
年5月中旬我的兰花全部乔迁到地面上,由于兰室是轻钢棚架结构,薄膜覆盖顶与两侧都可以打开,如是蒸腾量与室外无异,加之又是晚上十点之后才浇水,不存在温差出入过大的问题,因此当浇水过后根本就不需要人工给风吹干叶芯中的积水。因为叶芯中的水能够实现快干,故无须多滤。这样因地制宜而改变的浇水后处理方式,就有人不服气地说我在误导人,兰花浇过水后不用吹风,这是在对大家不负责任。如果谁继续带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说明他根本就没有用心在看我的随笔,若是,真的会耽误他的宝贵光阴,十分抱歉!
PS:浇水管理什么才叫因地制宜,这是灵活多变的,当栽培内外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时,一切也将随之而变,这就是艺兰中的历新。读死书,抱有一成不变的想法这肯定是不行的。当然,也只有经历了各个不一样的环境也才有真切的经验总结,光靠妄想一切那是不切实际的。另外,我的新环境并没有在中间增设风扇,只有当封闭的时候才会开启出风口的负压风机,这只限于白天。晚上考虑声音扰民,浇水后从不启用,兰花新芽与新草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已经在证明一切了。年08月22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四季兰“举国欢庆”绽放欣赏!
年08月22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国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