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0日,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携旗下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三大品牌亮相第十六届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海CBE),这也是欧莱雅旗下品牌首次入驻该博览会。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上,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分别依次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W1-M1会议室举行全天候不间断会议专场。同时,三大品牌都将专营店渠道建设作为了品牌2011年市场拓展的着力点,“发力专营店”成为欧莱雅集团2011年渠道终端投入中的重中之重。
欧莱雅集团于2009年将巴黎欧莱雅、美宝莲纽约、羽西、卡尼尔、小护士五大品牌组成“魅力联盟”,以集团*形式将其正式推进到化妆品专营店渠道。魅力联盟的成立,不仅仅是2009年6月1日上线的B2B魅力联盟网站,据欧莱雅介绍,魅力联盟将被打造为一个欧莱雅品牌方与零售店合作双赢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欧莱雅旗下产品可以和更多化妆品专营店建立更直接的沟通,拉近品牌和零售客户的距离。
2011年,美宝莲在化妆品专营店的渠道策略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拓网点,建渠道。这一年,美宝莲将继续加快扩张网点速度,着手加强重点门店建设,同时将强化专营店针对消费者的大量促销活动支持,尤其更加关注对专营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店BA的培训,旨在提升专营店服务的专业性。
而羽西2011年则将通过升级会员机制、全面拓展网点、建设终端管理体系、建设渠道专业团队等四项措施来加强对专营店渠道终端的服务支持。羽西预计,2011年其专营店渠道新开专柜将增加1000家左右,并重点开拓国内三四线城市。
事实上,不仅仅是欧莱雅集团,国外其他化妆品巨头其实早已或正在将触角延伸至国内专营店渠道建设上。
早在2004年,日本第一化妆品公司资生堂就已经开始其在华专营店事业建设。2004年,资生堂陆续与国内化妆品专营店及个体经营者缔结合约。至2005年末,资生堂已在全国范围内将店铺扩大至1000家左右,旗下泊美品牌至今已在全国7600多家特约专卖店及百货店销售,ZA品牌则有3900多家。资生堂化妆品专营店销售资生堂进口及国产化妆品,涵盖从护肤、彩妆、男士系列到洗护系列的全方位产品,未来资生堂试图建立以资生堂、专营店、顾客等三位一体的稳定而信赖的关系,这是与其在专营店网点的大力投入和建设密不可分的。
继欧莱雅实施“魅力联盟”抢占专营渠道之后,2010年3月,德国拜尔斯道夫旗下大众护肤品牌妮维雅也已经注意到国内化妆品专营店的未来发展潜力,开始试水专营店渠道。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目前已经有100多家专营连锁店与妮维娅展开合作事宜。
而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日本第二大化妆品集团公司佳丽宝(Kanebo)日本本社社长植松正表示,经过前期充分的市场调研,佳丽宝将正式进*中国内地化妆品专营店销售渠道,并将于今年9月起,本地生产的新品牌AQUA LUNASH及日本进口美白品牌BLANCHIR SUPERIOR将正式导入中国内地化妆品专营店渠道。
国外化妆品巨头纷纷抢滩国内专营店市场,并将其作为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终端渠道而大力投入建设。与此同时,目前国内专营店格局也是值得玩味的。
Nielson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化妆品专营店数量在14万家左右,地域分布较广,主要遍及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地区。未来5年里,百货店整体渠道增速将趋于缓慢,年增速将由目前的38%放缓到2016年的33%左右,新增量将主要来自于二三线城市;而化妆品专营店整体渠道在未来5年依然会维持约13%的年均增长速度,并主要集中于全国三四线城市。
对于目前专营店竞争格局,欧莱雅认为,未来专营店将呈现二元格局态势:以丝芙兰、屈臣氏、莎莎等为首的国际专营连锁品牌将引领全国一二线城市;而以娇兰家人、歌诗玛、千色店、金甲虫等为主的国内连锁专营店则凭借其渠道优势在三四线城市占据一席之地。
可以肯定的是,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已然是一个高增长并逐渐成熟的渠道,未来其竞争门槛将逐渐提高。
但是,这并不妨碍内地连锁专营店的扩张步伐。欧莱雅研究结果表明,专营店渠道下沉、品牌加速布局,连锁化经营,服务专业化将是未来化妆品专营店的几大发展趋势。其中,渠道下沉、品牌加速布局已经是很明显的动向。
2009年7月,屈臣氏内地第450家门店在上海开业,同时宣布了其“百城千店”计划:预计到2011年末,屈臣氏全国店铺数量达到1000家,覆盖近百个城市。而随着2010年3月,屈臣氏内地第600家门店在深圳华强北乐淘正式开业,屈臣氏原定于2011年末实现“百城千店”的计划正以超前的速度得以实施,进入“百城”已达、“千店”在即的新阶段。
上海歌诗玛预计2011年门店数将增至500家。深圳千色店也将进一步加快扩张步伐,2011年计划在华中地区新开30-50家门店,并对旧店进行翻新。而广州娇兰佳人早前向公众发布的“十年万店”计划早已轰动业界。
种种迹象表明,在由百货商场及超市渠道掌管化妆品终端渠道主流地位多年后,专营店作为终端第三极的地位愈发明显。但是,这一波国际化妆品巨头对专营店渠道蜂拥的追逐以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及国内外专营店疯狂的门店扩张是否预示着专营店“春天”的真正来临则仍然值得重新审视。
正如同四川金甲虫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船高所言,“化妆品行业一定会很快迎来它的春天,但是,大多数化妆品专营店则会死在这个春天里。同时,化妆品行业的春天并不等同于化妆品专营店的春天,未来房租成本、员工工资倍增成本以及专营店自身发展赢利模式的缺乏都将会成为专营店很难过去的现实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