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常识 » 中国兰花之殇
TUhjnbcbe - 2024/8/15 23:55:00
莲瓣兰花好月圆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置几盆兰花,点缀室内,顿觉生机盎然,花开之日,清香阵阵,会使你感到生机勃勃,心旷神怡。国兰,包括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等,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香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花姿多变,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雍容华贵;兰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是婀娜多姿,别有一番风情。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莲瓣兰素冠荷鼎

兰花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先秦时期,孔子屈原等爱兰养兰,以兰自比,并将国兰引入中国文化,赋予了兰花拟人化的精神品格和境界;魏晋时期玄学兴起,追求个性化成为整个时代的潮流,这一时期,国兰已经成为士大夫闲暇之时的消遣,成为日常生活的点缀;唐宋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璀璨辉煌阶段,文人勇于书写自己对浩瀚宇宙的态度,细致品味生活之趣,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谱——《金漳兰谱》,作为艺兰技巧的指导性文献,开辟了国人有针对性的培养鉴赏兰花的风气;明清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审美越发通俗化,这一时期,莳兰的趣味从士人阶层彻底扩散到普通群众,推动了中国兰文化昌盛。

莲瓣兰永昌金荷

到了现代,兰花被打上了“高价”,“天价”和“炒作”的标签,而这一切皆因本世纪初那场疯狂的兰花炒作事件,导致普通民众一提到兰花便敬而远之。

莲瓣兰火烈鸟

上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热钱”、游资急于寻找出路,时值台湾、日本墨兰高涨,需求火热,于是资金雄厚的庄家便联手坐庄,拉升某个兰花品种价格。导致兰花的价格空前上涨,从四川、云南一路蔓延到了浙江,乃至全国。养兰花的、贩卖兰花的、投机的都来爆炒兰花。至年间,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天价兰花不断出现,“大唐盛世”一株万,“天逸荷”更是标价万,老品种也是跟风而上,价格从几百元一苗,后来升到几千元,再后来1万元、10万元地疯狂上涨。一盆兰花能换一辆宝马,一栋别墅都不算什么新闻,另一方面,暴利驱使下兰花做假、盗窃等层出不穷。年初中国养兰名家更是把兰展开到了钓鱼台国宾馆,在整个花卉展的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将兰花的影响力推向了历史的高峰。

直到年底,资本开始抽离到了更加火热的房地产,受台湾地震影响,以及在一些媒体的曝光下,泡沫终于破裂。上百万的一株兰花到了08年只有不到一千元。比如年一株水晶艺兰花,可以卖到万元,到08年只有0元,而“大唐盛世”等等一些科技草只有区区几千元,80多万的馨海蝶才2、3百元。“黄金海岸”最贵的时候40万变成元。很多品种被打回原形,太多的人为之倾家荡产。而游资、“热钱”赚取巨额利润撤资之后,飘然而去,进行下一波炒作(房地产、普洱茶),天价兰花无人接手,市场随之快速崩盘。

国外也出现过疯狂的花卉炒作事件,那就是荷兰的“郁金香泡沫”,16世纪,“海上马车夫”通过股份制聚集了大量资本,大力发展海运业使何兰人积累了大量财富。郁金香传到荷兰后,一些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一番炒作后,年,当时美元的郁金香球茎,不到一个月后就上涨到2万美元;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可以换一辆马车、几匹马。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荷兰的全民运动。到了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郁金香总涨幅高达%!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荷兰盾。年2月,卖方突然大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挤破了这次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泡沫。郁金香事件使荷兰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使这个曾经繁荣的经济强国开始走向衰落。

莲瓣兰佛光普照

荷兰人虽被重创,但经过发展,花卉已成荷兰支柱产业,近年来,荷兰的花卉交易已占到了全世界花卉交易的50%,其中,郁金香等球茎类花卉的交易占到了全世界交易的80%。反观国兰,经上次疯狂后,一直低迷不振,近年来稍有起色,但产业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豆瓣寻甸玉素

时至今日,高价兰花依然存在,物以稀为贵,一些珍稀品种依然有上百万成交的,但总体上价格正在回归理性,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毕竟国兰繁殖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存世数量。但可喜的是,虽然经历的世纪初的重创,仍然有很多莳兰人坚持了下来,并将一些优质品种培育出相当的数量,售价也能降到2至3百元一盆,甚至更低。兰花也能摘掉“高价”的帽子,轻装走向大众,带来一阵清香。

莲瓣兰养老树

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兰也能走进大众,走向世界!

春兰金风玉露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兰花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