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分布范围 » 水长娘,铁山尖
TUhjnbcbe - 2024/9/16 21:57:00

文、图/周建苗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水长娘宫,也即是导航所导的位置。坐落的水长娘宫,分二层,为房屋、水泥结构,从水泥的巷洞进去,是停车的广场。旁边有一上去楼梯,楼梯边有伯公庙。从楼梯登上去,便是一依山的宫殿,以及宽阔的平台,这儿建有水长娘宫、佛塔,以及天地父母香坛。平台下面,有一山泉水流,流水淙淙,泉水清澈。

在泉水流出的洞口,还有一只天然的“石鸭子”,浑然天成,上面还涂着斑斓的色彩,唯妙唯肖,伴着水流,像是刚从岩洞中要游出来的一样。水流边,还有石椅石凳。人坐在那儿,仿如沐到了水雾气般凉爽,舒服惬意。同时,又可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仿如来自天籁的声音一样,有山水人家般的优雅。巷洞的对面,又是流在屋子水泥板下的山泉。泉水是从停车场的前面的山谷流下来的,往下的山谷,积蓄成了一小池塘,池塘中有红色的鲤鱼、罗非鱼、草鱼、乌龟等,在水面上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围在石栏杆边,停留观看,指指点点,恨不得拿来一鱼竿,下竿而钓。一般寺庙的地方,鱼儿都是人们放生的,似乎都有了灵性,只能观赏,那是万万钓不得的。

顺着道路旁边的楼梯登上去,我终于来了水长娘宫。水长娘宫不大,依山而建,依泉而落,为清净之地。刚才巷洞看门的阿伯说,这是水长娘清修的地方。所以,水长娘宫殿边山泉水的山道,有铁闸栅围着,人们是进不到山崖水边的。我在水长娘的蒲团上,跪拜着,双手合十,祈求保佑平安。抬头见到宫殿内水长娘前,有一围帘围着,水长娘便坐于帘后,供世人供奉、跪拜,前面的香炉,香火缭绕。

在宫殿上的宽阔的埕地,我见到宫殿的建筑轮廊,为庑殿式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壮丽辉煌,气势磅礴。关于水长娘的传说,据当地的居民介绍,水长娘原为山上的一石头,形状像极了一位娘娘,且位于山谷山泉长水流边,人们便把这称作“水生娘”,具体到底在哪个位置,我没有见到。而这像天上的娘娘,下凡铁山边清修,保佑四方平安,以及受到四乡八里乡民膜拜、供奉,这可能也是潮汕人对神明的精神寄托,先人流存下来的传统吧!这样,人们建了“水长娘”宫殿,延续香火……

按阿伯的指引,我们沿着下山道一公里多处,便来到了一小桥边,果真旁边有一上山道。我不敢确认这便能爬至铁山尖的上山道,与孩子商量,一同爬爬看吧?孩子问有多高,我说可能有几百米高,爬几百台阶吧!孩子便点头,表示一同爬着看看。

茂林下的山道上,有一峡谷的山泉流水,清澈透底,流水淙淙。浑身是汗的我们,不由在那儿,停下了脚步,洗手洗脚。泉水清凉,山草厥类茂密,阴凉冰冷,很是舒服。流热汗是不能洗脸的,我劝着孩子,不要洗脸。孩子也懂事,只是用泉水,捋了捋手,洗了洗了脚,祛除身上的躁意。停顿,意味着继续向前,我跟孩子说,继续向上吧!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个台阶的标志处。抬头向上,仍是望不尽的台阶;回头向下,仍是望不到底的山阶。一直爬山,太劳累了,孩子已有些吃不消,喊喊着,不要汉堡了,咱还是下山去吧?我不同意,说都爬了一半了,返回去太可惜了。同时,我又鼓励着说,如果你爬到了最高峰,即是普宁屈指可数的山峰,那可能像你长这么大的孩子,爬得最高的山了。孩子听了似懂非懂,应着说,那咱们再歇歇吧?

爬爬歇歇,歇歇爬爬,我们不由来到了个台阶的标志处。只见旁边有一叉道,向山峡地方,我不由爬过去看。山崖边,长着几棵大树,树下有几块悬崖怪石,我至怪石旁边,望向山谷,一潭水库,两壁山崖,以及远处的村庄,山底的美景,山下的房屋,似乎一下子变得很小,像是挂在眼前涂有色彩的画卷,美仑美奂,一收眼底,十分壮丽。凉凉的山风,凛冽呼啸,浑身感到舒畅,我不禁想一呼而啸,呼天唤地,令整个世界跟着我的声音回旋。孩子见我立在悬崖边,喊喊着,爸爸,快回来,那儿危险。我才发觉自己面对美景,有些得意忘形了,脚伸至悬崖边,真的很为危险。于是,马上返回。

再往上,只见前面的两个学生,已返回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返回呢?他们回答,不爬了。其中一人说,他已爬了几次了,跟着的同学是第一次爬,他爬上去他便能跟着上去。但是,那同学确实有些文弱,本想着坚持着向上,可能体力有些吃不消,便放弃了。他们要返回了。我又问着,这离铁山尖还有多远呢?他说,差不多一半的路途吧!孩子听了,又喊喊着说,咱也回去吧!我说,不行,不是给你买汉堡吗?孩子说,汉堡我不要了。我说,哥哥都爬不上去,你爬上去,肯定比哥哥更棒!孩子见我的爬山的意志坚定,也只能跟着一同上了,边爬边说,我可是看在汉堡的份上,才爬这么高的山的。我笑着说,胜利就在眼前了。

我们又来到了山道边的一山泉流处,即在台阶的个标志处。流水很清,山流是从山上往下的,这可以看出,铁山的泉水是十分丰润的,到处都是往下的山泉水,这难怪山下“水长娘”了。潮汕地区,雨水丰沛,山岭湿润,山野景色便十分秀美,到处焕发着生机,到处郁郁葱葱。铁山峰峦叠翠,苍翠耸拔,崖嶂多生兰花蕙草。铁山所产兰花多为铁骨素心兰,又名铁山兰,是名贵兰花品种之一。其叶如剑,色墨绿,花优者多达12径,香清溢远。“铁嶂兰芬”为旧时普宁八景之一,铁山是普宁的“镇山”,“铁山兰”为普宁市城徽,旅外普宁藉华侨都把“铁山素”视为神圣的吉祥物,对她倾注着一腔浓浓的乡思。记得以前,我曾去过甘肃,山峰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穷水僻山,眼中一片荒芜,一回到青山绿水的潮汕,那是天上与地狱的感觉,心境舒畅极了。

后面又上来了一群孩子,没有大人,直冲往上山峰,可能是附近的乡邻,常于铁山爬上爬下,爬山如闲步,信步而上吧!我见了,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爬得多容易,咱们快往上吧!

越近顶峰,山道也平坦,像环绕着山崖边盘旋。山岸边,眼界开阔,可望群山,有众峰环拱之感。铁山,又名铁尖山、铁嶂。清乾隆十年(公元年)《普宁县志》载:“铁山,以崖石俱作铁色,故名”。铁山属孤立山脉,是广东省普宁市中部平原地区的一座小山脉,与南山相望,于榕江北畔、洪阳镇南部,平地崛起,最高海拔.6米,四周米以下长期侵蚀的低丘。站于临近山峰处,望着远处的群山,有的像“牛帽”,有的像骆驼的“双峰”,有的像“上山龟背”,连绵环拱的山峰,各有形状,尽为美感。山峦连着天边,绿水连着大地,高楼接着房屋,此时此景,如梦如幻,美丽极了。脚下,又是茂盛的山草,又有疑幻疑真。

铁山尖最上面的一个台阶,写有的标志,也即是从山下爬至铁山尖,要爬个台阶。这也难怪,我们爬了二个多个小时。想着以前爬大南山的大窝村,近多个的台阶,感觉很难,没想到几乎多了一半的台阶,我们也爬上山了。铁山尖上面,有一个伯公庙及山亭,由于地处高峰,虽为泥石建筑,也较为简陋。我们上前,于伯公前的蒲团上跑拜,祈求保佑平安。然后,便于四周逛了逛,看了看。四周的眼界开阔,有一览天地小、接地连天之感。伯公庙的后面,有一露出的山石,看着像一只“趴狮”形状,俯览着四周,两腿有腾跃之感,威风凛凛,这也难怪人们称铁山为“镇山”了。

铁山属孤立山脉,山脉称为小北山。站在铁山尖,便能看到山脚南面的潮汕三大河流之一的练江,东、西、南三面是练江流域平原,北面绵延与广太镇大坪山,以及流沙市区南部的对望的大南山,流沙、燎原镇、大坝镇、麒麟镇、南径镇等镇楼阁村庄,几乎可以看到整个普宁的山川河流、村庄,此时此景,令我想起《铁嶂兰芬》的诗句“攒峦千载秀,涧壑溢幽香。得句凭清兴,登临心自芳”,只能用“无限美景在铁山峰”来形容了。

一醒一醉一山景,半真半迷半浮生。我不禁用手机,记录下铁山峰的美景,不由走向南面看练江,山崖陡峭,脚已有些颤抖了。我站在接地连天之处,呼吸着天地之间的灵气,沐浴着凛冽的山风,感受着眼前的美景,半真半迷,半醒半醉,似乎想把这一刻定格下来,久久不肯离开。从山脚爬至山顶,从山顶下至山脚,虽然这近个台阶,几个钟头的路程,艰难险阻,但这“水长娘,铁山尖”的半天之旅,也在我的人生之中,留下了一抹异彩,成了永驻的记忆。

进步,就是每天前进一步;爬山,便是一步上一个台阶。偶尔见到同学群中,有一同学摄像师摄下了雾色铁山之美景,我不禁忆起铁山之行,也写了《铁山》小诗:

云烟画景乡居幻,绿水青山眼辨逢。

独遇春霖声卷过,偶来静境手生峰。

就以此,来结束我的铁山之旅吧!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长娘,铁山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