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常识 » 秋播西兰花绿色栽培技术
TUhjnbcbe - 2024/10/2 16:37:00

一、技术概况

在秋播西兰花绿色生产栽培过程中,推广应用高畦栽培、微生物菌剂、有机肥、物理与生物化学防治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重点推广高畦栽培、微生态菌剂应用、生物有机肥、黄板、性诱剂、杀虫灯、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结合防治技术,从而有效减少西兰花生产过程化肥、农药投入,控制农药残留,确保西兰花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菜农增产增效,西兰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效果

通过推广微生物菌剂在苗床上应用,高畦栽培、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结合物理+喷施生物、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绿色生产及病虫害防控技术,产量提高1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18~30%,农药使用量减少30~40%,农产品合格率%。

三、技术路线

指导示范区选用优质、高产、抗逆品质,培育健壮秧苗,采用高畦栽培、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物理和生物化学农药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西兰花产量,增强秋季西兰花抗旱、涝及病虫害能力,改善西兰花生长环境,控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1、科学栽培

(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早熟品种炎秀,中晚熟品种耐寒优秀。

(2)适期播种:炎秀7月初至7月15日播种,耐寒优秀7月25日至8月10日播种。

(3)培育壮苗:采用基质育苗。

一是材料准备。选用孔穴盘,使用前用50%福美双倍液或75%百菌清倍液浸泡30~40min消毒;选用商品基质;每亩大田35张穴盘,~L基质。

二是播种方法。基质装盘:装盘前先将基质喷少许水拌匀,调节基质含水量到50~60%,并使其膨松后装入穴盘,刮去盘面上多余的基质;浇足底水:浇水量以水流出穴盘为宜;压盘:用相同的空穴盘垂直放在装满基质的穴盘上,两手平放在空穴盘上轻轻下压,一盘一压。播种:1穴1粒,播种深度0.5~0.8cm。

三是苗床管理。出苗后苗床温度白天25~30℃,夜间20~22℃。齐苗后白天20~22℃,夜间16~18℃。真叶出现后,白天22~25℃,夜间不低于12℃;出苗后保持基质见干见湿,真叶出现后结合浇水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0.2%磷酸二氢钾1~2次;定植前5~7d炼苗;定植前1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夜叶面喷施。

(4)高畦栽培。移栽前10~15d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80kg,45%复合肥30~35kg,硼肥1.5~2kg,用旋耕机旋匀后作畦,畦沟宽1.8~2.0m,畦高0.20~0.25m,同时配套好内外沟系;选择晴好天气,夏秋季节下午4时以后移栽,每畦栽4行,早熟品种每亩密度2~株;中晚熟品种每亩密度2~2株;大小苗分级定植;定植后及时浇活棵水,高温干旱时早晚浇缓苗水。

在定植活棵后进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以后每10~15d松一次土,封行后不再松土;活棵后,视植株长势,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7kg。12~15叶时亩施45%复合肥10~15kg、尿素5kg~7kg。花球豌豆大小时,亩施45%复合肥15~20kg、尿素7~10kg;西兰花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涝。

2、主要病虫害防治

(1)黄板、性诱剂、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害虫光、波长、色、性的趋性,在西兰花田间放置黄板、性诱剂、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

(2)黑腐病。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ppm、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倍液2~3次,交替使用,间隔期7-14天。

(3)霜霉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72%克露可湿性粉剂~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2-3次,交替使用,间隔期7~14天。

(4)斜纹夜蛾、甜菜夜蛾。5%抑太保乳油~倍、5%氟虫脲乳油0~1倍、52.25%农地乐0~1倍、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交替使用,间隔期7~14天。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微生物菌剂、高畦栽培、生物有机肥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秋季西兰花产量10%以上,同时降低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减少劳动力成本元以上。按照秋季西兰花生产平均收益计算,亩增效益元以上。

2、生态、社会效益分析:秋季西兰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西兰花产量,增加了菜农的收入;同时,生物有机肥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和防除了西兰花栽培中虫害和病害的发生,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西兰花商品品质和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西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播西兰花绿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