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灌水 » 店铺陈列的流程管理
Kf03mXLrtdr - 2020/2/4 14:32:00


  店铺陈列也叫零售管理,包含着各种商品在店铺中的陈列,以及店员运用各类展示道具、宣传物进行的店铺气氛营造工作。其主要作用和管理意图集中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塑造形象
  创造陈列的美观性,提高店铺档次,并在2秒钟以内完成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发掘需求欲、建立品牌形象、引发对广告的记忆、促成购买等任务。
  请允许我与大家分享一张照片。有些陈列者精于用陈列来塑造店铺形象。图1中的画面证明了这一点。店内产品首先按功能被放置在不同的货架上,而同一个货架上的产品则按照形状归类,看起来整齐有序。能把众多产品布置得如此赏心悦目,店铺品牌形象和客层定位无疑聚焦的非常到位。
  2.传递信息
  迅速传递位置信息、商品信息、价格信息、促销信息,而且便于消费者拿取商品,进行多样性的购买。
  3.激发购买欲
  富有创意的产品陈列,在诱发额外购买方面往往具有出众的表现。
  4.扩大陈列容量
  在店铺大小、货架数量已定的前提下,让陈列面积最大化,从而为店铺创造尽量大的利润,就必须在陈列上下功夫。
  收拾过旅行箱的人都知道,若把行李胡乱团成一团塞进箱中,箱子很快就满了。但如果把衣服叠整齐再放进去,就会发现相中还有很多余地。如上图2所示,亿莎店内有着众多的产品,但看起来却并不让人感到凌乱。对此,收纳功能出色的货架功不可没。店员把他们物尽其用,把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产品分门别类地放好。这样做就使零售品牌店铺与普通化妆品店铺进行了有效的形象区隔。
  5.减少库存
  合理的店铺空间布局,既是加快产品流通的办法,又不失为减少库存的绝招。
  6.确保销售顺序
  有效的商品陈列能保证先进先出的产品销售顺序,避免产品过期,确保其品质。
  在商品陈列这个领域,全球连锁便利店巨头——7-11就做得极为出色。7-11门店的平均面积约为100平方米,每个门店平均摆放3000多种商品,每天接待1000多人次,但是每家门店都布置得井井有条。一位化妆品连锁零售企业的老板曾告诉我,他去几家7-11便利店进行观摩,发现这些店铺的商品总数未必有他的门店多,但乍一看却显得种类及其丰富,而且不显得廉价、杂乱。据他观察,原因在于7-11门店铺经营者要胜在了店铺的气氛营造上,其通过店内货架、终端道具的应用,将店内商品在店铺动线上做到了系统的规划,结合多点渗透投放,虽然店铺商品品种不是很多,但看起来琳琅满目。这就是商品陈列功底的体现。
  商品陈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要进行连续性的筹划。
  1)、前期考虑
  店面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考虑如何放置更多的商品但又让顾客不觉得拥挤,便于购买;
  考虑货架摆放与通道设计的灵活性,尽量引导顾客逛完整个商场,激起他们的购物兴趣,增加冲动性购买的几率;
  考虑细节问题,例如彩妆区、化妆体验区、收银台的分布,中岛开架区的规划、购物篮的摆放等;
  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思考导购员如何进行补货、商店安全管理等问题。
  2)、选择店铺布局方式
  考虑过店面整体布局后,店铺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商店的位置、商品特性、商品利润空间、与配合促销策略的配合以及顾客的行动特点,划定客流走道(走道宽度一般设置在80~90cm左右),然后再消费者的动线流向和品类结构情况进行统筹规划。
  从上面两幅平面图中,我们能看到这些门店无不对店铺布局提出了规范化的标准。这种规范性正是流程化管理的特征之一。
  3)、购置店铺陈列用品
  接下来,店铺经营者就可以开始购置货架、展柜等店铺陈列器材。陈列器材是现代商品陈列设计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展示商品以及店铺氛围的重要载体。此外,设计优良的陈列器材还可以起到推销商品的作用。
  选择陈列器材时要重点考虑店铺的定位、产品风格是否与器架的造型、材质相一致。
  4)、销售空间分配
  添置店铺陈列器材后,店铺经营者即可着手对各类商品或各个商品部的销售空间大小进行计算。高盈利、库存量较大的商品种类往往能获得较大空间。
  5)、创造商品群
  商品群是店铺经营者根据其经营观念,创意性地将某些种类的商品集合在一起,成为卖场之中的特定群落或单位。商品群的存在能够带动额外购买,对提高营业额大有裨益。
  创造商品群时,店铺经营者不妨从增加商品种类、等价变换、类比思考、主辅调整、使用环境、使用目的、消费意境和供应商等角度进行思考,以便找到商品组合的新思路。
  化妆品被放在一起的“后果”是什么?起初原本只想进店来买一盒眼影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缺一款眼部专用卸妆油,想起自己的睫毛膏已经可以考虑更换了,虽然已有好几款唇膏,可是眼前的这一款看起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来和新眼影很搭配……最后,她很可能心甘情愿把一个月的工资都给了关于白癜风治疗药店主。所以,高明的商品组合,能大大提高顾客额外购买的概率。
  6)、商品陈列
  如果说“销售空间分配”阶段解决的是“用多大地方放”的问题,“创造商品群”针对的是“和什么一起放”的问题,那么本阶段要明确的就是“以什么形式放”的问题。对店铺经营者来说,商品陈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销售量的大小,因此决不容许掉以轻心。
  商品上架后,店铺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商品陈列、商品标价、销量统计以及商品的鲜度管理,避免陈列无序、包装破损、陈旧,偷窃损耗等现象的发生。
  7)、包装的奥秘
  有关人员曾在北京某大型商场内对商品包装的广告作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包装精美才购买的消费者占总调查人数的42.3%;对购物时会留意商品包装广告的消费者占60%;看到包装后产生购买欲的人士占20.1%。只在乎商品本身质量,“无视”包装的受调查者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5%。
  曾几何时,包装的存在仅是为了保护商品。为什么如今的包装能够左右85%消费者的购买决定?追根究底,其原因在于:包装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设计美观大方,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商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独特的包装能很好地树立商品和门店的“个性化”形象;包装上往往有醒目的商标、简明扼要的商品说明,有利于消费者鉴别、选购;将精美包装与商品共同陈列,有助于商品的陈列展销,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旦包装好的商品被顾客带出店铺,抢眼的包装还可以作为天然广告,扩大门店知名度。
  对门店工作人员来说,优良的包装便于商品的存放、运输和陈列,有助于提高门店的商品管理效率。
  包装的作用如此巨大,如果门店销售的商品没有规范的外包装,门店经营者何不因势利导,尽情发挥包装效应?
  让包装成为提升门店业绩的“杀手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些店铺的商品包装与门店装修风格、商品定位不契合,导致门店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景象。也有一些店铺的包装样式普通,丝毫不具备吸引注意力、提升商品档次的功效。事实上,做好下列工作即可避免错误:
  根据招牌、店铺标志、色彩、形象定位以及商品陈列方式等因素,店铺经营者确定包装的色彩、尺寸以及包装上的标志,确保包装与门店的整体经营风格一致。
  寻找设计公司并告知自己的计划和预算,同时咨询设计人员什么样的包装可以带来最大的效益。经过洽谈,设计公司与店铺经营者就材料、预期效果、所需成本等要素达成一致意见。包装材料应根据商品的性质、外形、重量、价值等因素慎重选择,并且便于防污、防损、运输、存放以及回收。
  然后,设计人员依据包装设计的初步设想,确定包装的初步造型,并制成图稿。只有当店铺经营者查看,并且没有提出异议,设计公司制造出样品。
  此时店铺经营者应行使决定权,慎重检查包装的文字、构图、色彩是否统一、简洁、吸引眼球,是否与设计方案存在色差,是否与门店的主要色彩有一定的联系,以及商标位置是否醒目,结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样品得到店铺经营者认可后,即可开始大批量的定做!
  在本次与设计公司的合作结束前,店铺经营者别忘索取一张设计图做备份。以后若需要进行修改(如更新联系电话、店址),就可避免包装色彩、构图、造型、比例等出现偏差。
  8)、补货
  补货是指已售出的商品在货架上留下空余的陈列位置后,由店员定时或不定时地将同种的新商品,按照商品的规定陈列位置,补充到货架上的过程。当货架上的商品即将售完,在货架上留下空余的陈列位置后,店员就应利用非营业高峰时期,及时将同种的新商品,补充到规定的陈列位置上,以免因缺货而影响销售。
  补货时先检查货架前价目卡,确保手中新补充的商品与价目卡上注明的品名、规格保持一致,然后将货架上剩余的商品取下,擦拭陈列架后,将补充的新货摆放在货架里面,最后把原来剩余的商品放在货架前面,以便顾客拿取。补货完毕须及时清理现场,处理纸箱等物品及补货时发现的过期商品。
  若商品销售势头良好,导致商品库存量不足时,店员可发出缺货报告,保证畅销商品不缺货。缺货报告单上需注明商品名称、规格、订货数量和单位、补货要求。店长每月定期汇总缺货报告,交由采购部门及时补充所需商品,确保畅销品不缺货。
  商品补充与商品汰换一样,都是商品品类优化的过程。通过商品汰换和补充,门店能有效控制缺货、滞货现象,确保畅销品不缺货,滞销品不积压。
作者:冯建*
1
查看完整版本: 店铺陈列的流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