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被称为植物界的四君子,大家喜欢梅花的坚韧,喜欢兰花的淡雅,喜欢竹子的高雅,喜欢菊花的不屈。
每个植物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象征,也有些不同的寓意。
我们今天主要是来说一下四君子中的“竹”,竹子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植物,小的时候,我奶奶家门前就有一小片竹林,每当看到竹林,都会觉得很有生命力,即便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但却依然还活得那么挺拔。
现代人喜欢竹,古人也是很喜欢的,很多大文豪都喜欢咏颂竹。宋代诗人苏轼就在《於潜僧绿筠轩》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竹的喜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浅层的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深层的含义呢是,仅仅是没有肉吃,人大不了就是变瘦,但是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得庸俗,背后引申出的含义就是,人即使变瘦了,后面是还可以增肥的,但是人如果变俗了,就很难回到之前的高雅。
由此可见,对的竹喜爱之深。
竹子虽然长得高,其实它也只是一种草,你可能天天都可以看见竹子,但是你可能还真的没有看见过竹子开花,所以说竹子开花,在大部分人眼中并不是一种好现象。
有句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那么竹子开花代表着什么?上面这句老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古书《山海经》中早有记载:“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这段记载也说明了竹子开花时的现象,即竹子开花之后必然会枯死。
在古代我们没有新进的高科技,每当遇到竹子开花之年,都是会有大的自然灾害出现,而且往往是干旱的情况比较多,以古代的经济状况和科技状况,是根本没办法预防和抵制的,每每出现这样的灾害,百姓们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很难生存下去,逼着大家只能够搬离自己的原驻地。所以人们往往会把“竹子开花”喻为不祥之兆。
放在现如今的社会上来看,似乎有点迷信,但是其实只是古时和现代科学技术不一样而已。
我们现在面对干旱,可以采用科学的手段,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人工降雨,但是古人在面对大的干旱时是毫无办法的,就好像是一个八十斤的人在面对16级的龙卷风时的无奈。所以,古人发现竹子开花时,就只能用搬家,来躲避灾害。
但是竹子开花,就一定是会干旱吗?答案是否定的,竹子开花的原因有几种:
虽说竹子的寿命是很长的,但那只是在外界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一旦水分不足时,竹子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那么这个时候,竹子就会提前达到寿命的极限,就会导致竹子开花,这也正是为什么竹子开花就干旱的原因了,它只是能够“提前预知”干旱而已。
但并非是因为开花才干旱,是因为干旱才开花,要先搞清这个因果关系。
由于科技不发达,所以导致古人对自然界了解很少,他们不了解竹子开花这背后的缘由,所以,他们认为竹子开花就是不祥之兆,就应该搬家。
现如今我们的科学技术是很发达的,和古时相比较完全是上升了几千几万倍,正是因为有了高科技的压阵,使我们当然不会惧怕一般的干旱,所以,我们当然没有必要竹子开花,立马搬家了。
你觉得老祖宗的智慧厉害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