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吧从年到年定位于兰花老手圈,年开始逐步转入兰花新手圈,主要是新手圈的受众群体更为庞大,也更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以后也将继续边缘化,从老手圈淡出,专注向新手普及通俗易懂的兰花知识,让更多的人接触兰花,了解兰花,爱上兰花。经常有兰花爱好者让我写识别兰花的好坏的技巧,一直在斟酌怎么写也一直没有写,主要是不好写,在兰友的反复催促下,仅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和思考逻辑出发,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判断兰花的好坏其实是一个选美的过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觉得复杂因为这里面很大一部分知识是被人为扭曲的,我们经常是被不同的知识和观点裹挟,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无法透过现象,直达本质,说难听一点,现在玩兰花夹杂着太多的利益因素,兰花又是一个讲究赏点和卖点的花卉,没有一个好的赏点和相应知识配套进行,就没有可操作的空间,当然真正好的东西还是会大众所认可的。
中国兰花以芳香,典雅而流传千古,被誉为“王者香”和“花中君子”的美誉,至于判定兰花的好坏我觉得应该紧密围绕这2点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可以融入新时代的元素。香味为中国兰花的灵魂,没有香味的国兰是残缺的,新手购买兰花很大一部分因素都是冲着香味来的,所以,我们在判断兰花的好坏的时候要优先考虑香味,其他因素下一步再考虑。
兰花的香味又分好多种,有的清香,有的幽香,有的浓香,有的香味闻起来沉闷头晕,我觉得只要是有香味,闻起来不头晕的也就是好的兰花,这才符合我们选育好兰花的基本逻辑,兰花的选育最终是要流入到市场的,至于是什么香味只是卖点,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杠精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香型即可。
实际上中国兰花大部分都有香味,我们需要在有香味的兰花当中继续深选出好的兰花,这就比较复杂,应该考虑典雅这个因素,毕竟这符合国人个性中的含蓄内敛,典雅的释义是这样的:清洁、自然、宁静、淡泊、正派、庄重、优秀、美好、脱俗、富足、无忧、文化、雅致,看上去有点复杂,我提炼是这样的:让人觉得美丽且舒服的兰花!那么,什么样的兰花让人看上去美丽又舒服?兰花的瓣型理论已经将这种美提炼到了极致,瓣型理论牵扯字数太多,我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有兴趣的兰友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并不是对应了瓣型理论的兰花就是好的兰花,因为看着让人舒服也很重要,瓣型理论只是对兰花美的提炼,是参考的理论体系。然而,在我们实际选育兰花的过程中,完全符合理论的兰花却很少,兰花的外观形态只有部分对应瓣型理论,就是因为这种差异,导致兰花的品味出现了高低,形态越接近瓣型标准的品味就越高,也就越好,这就是通过花瓣判断兰花好坏的基本逻辑。
兰花的瓣型理论是通过兰花花瓣的形态来约定和描述兰花的美,如果再在瓣型的基础上引入花色,那么,兰花的美将继续得到升华,这里的花色指颜色干净,纯正,靓丽的各种颜色,包括花瓣的颜色和叶片的颜色,新手除了迷恋兰花的香味,打动他的还有花色和叶片的颜色。早期的兰文化发展从颜色上以素净为上,文化顶端的人决定兰花的发展趋势,近些年,与国外文化的融合,年前人追求靓丽的颜色,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对市场是敏锐的,市场迫使他们需要迎合市场的需求,故近些年叶艺和花艺都走俏,因为新手对于颜色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深入了解后才会接触瓣型理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总结:兰花的好坏是由花香,花色,形态决定的,颜色包括花的颜色和草的颜色,形态同样要包括花的形态和草的形态,至于好到一个什么样的等级就是这些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叠加越多,品种就越稀缺,价格是对稀缺的一种外在表现,但不代表它一定美,所以,价格高的兰花不一定是好的兰花。杂乱无章,不协调统一的叠加终究是镜花水月,骗骗自己可以,骗不了市场。我们不能对美进行强加扭曲而附加于他人,美是多样的,人的审美能力只能进不能退,市场是有发现美的能力的,只有市场普遍认可和接纳的兰花才是好的兰花,兰花市场也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只有理解了兰花选育的顶层逻辑,才不至于被信息裹挟。
最后,提供一组兰花吧通过几十万粉丝得出的大数据供从业者参考,兰花吧的受众人群年龄在18-50岁之间,其中24-30岁的人更多,男性占比76%以上,地域分布为北京,山东,四川的爱好者更多,兰花吧好几个平台得出的数据都基本相似,手上有数据的可以与我们对比,如对本文有不同观点的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探讨与学习。作者:梅飞,年3月19日写于湖北省京山市,兰花吧,年至今专注兰花知识的传播,每天发布专业的兰花知识,带你深入了解兰花,教你轻松养好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