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日从浙江省台州市举办的第三届浙江西兰花新品种大会上获悉,通过科研联合攻关,西兰花品种加快“国产化”进程,中国自主育成西兰花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由年的不足5%,现已提升至20%左右。
据了解,近10年来,西兰花产业在中国发展迅速。然而,中国西兰花种子供给却长期被日本、欧洲等地的种业公司垄断,广大西兰花种植户都曾遭遇过“种贵”“无种”的尴尬境地。
临海市西蓝花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会长李正龙
可以这么说,以前没有我们自己国产这个品种之前,都是让外国种子垄断。垄断之后,有几度每包种子本来是80至块左右,都炒到、块。
年,由浙江牵头组建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整合国内外育种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加快品种创新步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据介绍,3年来,联合攻关组构建完成了份西兰花种质材料DNA指纹图谱库,并育成新品种88个,年中国自主育成西兰花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23.3万多亩,市场占有率约20%。
对于西兰花育种,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一早就着手谋划,培育出一批种性突出、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在此次西兰花新品种大会上,记者见到了由台州农科院和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培育出的优质西兰花品种“台绿”系列。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瓜菜部总经理沈立
而且我们现在选育出来的品种的话,在各方面都已经一定程度上超越日本的一些主流的品种,像我们的台绿5号这个品种的话,原来的像进口品种里面是没有这种类型的,它的生育期比较长,产量非常高,很适合加工厂。
据了解,随着自主育成的西兰花新品种增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外国种子的价格也随之下降,让更多种植户受益。下一步,联合攻关组还将加强繁种制种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西兰花国产种子产量和质量。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李涛浙江台州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