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记得一个多月前,日本援华物资上的这些诗词么?它们曾在疫情最艰难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感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全球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时,中国也责无旁贷地为各国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使领馆、地方政府,还是各大企业、民间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在援外物资的包装箱上贴上了精心挑选的寄语。诗句、箴言、歌词……一行行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藏着我们投桃报李的满满真情,更寄托着特殊时期人们的美好期盼。(3月21日《北京日报》)
在援外物资的包装箱上贴上了精心挑选的寄语,向世界传递中国温度,寄托美好期盼,助力世界人民树立战“疫”必胜的信心。“环球诗词大会”为全球战“疫”输入真情力量。
文化相通,真情回报。独特的地利位置,决定了中日韩文化上交流久远,诗词句能够引起共鸣。3月2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向日本捐赠了万只口罩,捐赠物资上写的是“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沈阳向日本札幌、川崎捐献的抗疫物资上写的是“玫瑰铃兰花团锦簇,油松丁香叶茂根深”;在浙江对日捐赠物资上,写有“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的诗句;辽宁向日本北海道捐赠的物资上写着,“鲸波万里,一苇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中国驻韩大使馆在援助韩国大邱的抗疫物资包装箱上,印上了一句“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在辽宁援助韩国的物资上,写着“岁寒松柏,长毋相忘”;浙江对韩捐赠物资上,则印有“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等等。这些诗句表达的是共克时艰,同舟共济,共同战“疫”的决心和信心,打动人心,温暖四溢。中、日、韩三国文化相通,心有灵犀,这是诗词句,传承友谊,传递真情,给人心灵的抚慰,是战“疫”时代的心疗良方。
文明相通,真情援助。美美与共,文明相通。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殊途同归,有着共同的追求与崇尚。“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写在在阿里巴巴运往意大利的捐赠物资上,“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写在小米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上;“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西程十万里,与君同舟行”写在复星集团给意大利的捐赠物资上,“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写在复星集团为印度捐赠物资上。在中国大使馆捐赠给伊朗的物资上,用中文和波斯语写着古代波斯著名诗人萨迪的名句“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中国向法国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运抵巴黎戴高乐机场。物资外包装上的图案是一枚由中国篆刻艺术家骆芃芃设计的红色印章,印章中央刻着两句话,一句是“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等等。这些诗词句,用世界级的名人诗句寄托情怀,打造寄语力量,为全球战“疫”输入情怀能量。。
病毒在全球肆虐,疫情在世界泛滥。面对共同的敌人,共同的难题,世界各国更需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真情共用科技与文化的力量,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唯有用共同的力量,才能战胜疫情,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在对外提供的援助物资都写有寄语,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等中国古语,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等韩国诗句,有“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等意大利哲学家名言,这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加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情表达。真情无敌,全球战“疫”,真情凝聚,力量磅礴,战“疫”必胜。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