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物资上的《图兰朵》
当地时间3月13日晚上,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捐助的一批抗疫物资,抵达比利时最大货运机场——列日机场。这批物资在这里快速通关后,将被送往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
抗疫物资的外包装上,印着一句话:“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下面是一段咏叹调的曲谱。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句话,是歌剧《图兰朵》中的歌词。《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
《图兰朵》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爱情故事,剧中的女主角是元朝的一位公主,名字就叫图兰朵。
《图兰朵》既是意大利的著名歌剧,又和中国有关。在捐助抗疫物资时,马云和阿里选用这部歌剧中的歌词为意大利人民鼓劲,可算是恰当至极。
此前,马云捐助日本抗疫物资时,寄语是“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应该是呼应日本援助中国时引用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身若伏波,与子同海
中国互联网另一家名企——雷军领导下的小米捐助意大利的抗疫物资,比马云和阿里的到得更快。早在一周前,首批数万只口罩已经运抵意大利。
在这批物资的外包装上,用意大利文和英文印着这样的诗句:我们是同海之波,同树之叶,同园之花(Wearewavesofthesamesea,leavesofthesametree,flowersofthesamegarden)。
有的网友把诗句翻译得更加文艺:身若伏波,与子同海;若为落木,与子同枝;若为兰草,与子同室。
这句诗的作者名叫塞涅卡,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剧作家、雄辩家。
塞涅卡的现存哲学著作有12篇,还有篇随笔散文收录于《道德书简》和《自然问题》中,另有9部悲剧等文学作品,分别是《疯狂的赫拉克勒斯》《特洛伊妇女》《腓尼基少女》《美狄亚》《菲德拉》《俄狄浦斯》《阿伽门农》《提埃斯忒斯》和《奥塔山上的赫拉克勒斯》等。
捐往意大利的抗疫物资,配上古罗马哲学家的诗句,这让浪漫的意大利人感觉很暖心。据说,就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火遍中国一样,塞涅卡的诗句如今在意大利也火了。
诗歌狂人
另一家巨头企业——复星集团,在向各国援助抗疫物资时,针对不同的国家,寄语也不一样。
捐助日本的物资,寄语分别是:“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第一句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大家都很熟悉,出自唐朝名相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
第二句诗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全诗如下: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题目中的晁监,就是著名的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公元年(唐玄宗开元五年),晁衡来中国留学,后考中进士,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临行前,唐玄宗、王维、包佶等人都作诗赠别,表达了对这位日本朋友深挚的情谊,其中以王维这一首写得最为感人。
复星集团捐助韩国的物资,寄语是“陌上花渐开,海平天近明”。前半句源自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给夫人的一封信,信中写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表达了春暖花开时节思念归人的脉脉温情;后半句改编自明代陈汝言的《送周仲瞻架阁使高丽》,原文为“海平蛟室净,天近使星明”,是作者送别好友出使高丽国时的深厚祝福。这一改写,也寄托了复星对韩国人民的美好祝福。
捐助印度的物资,寄语是“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这句诗出自唐朝的玄奘大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唐僧了。原诗为《题尼莲河七言》,全诗如下:
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
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
复星集团简直是个诗词狂人。他们单独捐助意大利的物资,寄语是“西程十万里,与君同舟行”。他们联合新东方、龙湖集团等机构,捐助意大利的物资,寄语则是“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捐助法国的物资,寄语是“风波易迢递,千里如咫尺”。
复星集团掌门人郭广昌不愧是复旦文科出身,这诗词功底真不是盖的。
岁寒松柏,长毋相忘
既捐赠物资又送去诗意真情的,不仅仅只是中国的企业,更有中国的有关政府机构。
早在2月27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向韩国疫情最严重的大邱市,捐赠了2.5万个医用口罩。运送爱心口罩的货车上,悬挂着一句名言: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这句名言的作者是新罗时期旅唐学者崔致远,大致意思是:真正的道,不会排斥人;真正的人性,没有国界之分。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是历史上新罗和唐朝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公元年,12岁的崔致远从朝鲜半岛的新罗来到大唐。公元年,离家16年的崔致远带着大唐三品官衔回到新罗,荣归故里。回国后,他整理了在大唐创作的诗赋以及《中山覆篑集》、《桂苑笔耕集》等文学著作,成为新罗的文学泰斗。
大使馆用这句话表明中韩两国交流源远流长,也表达出我们对邻居的深切关心。
3月12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向首尔市捐赠KF94口罩,希望尽快帮到有困难的首尔市民。
运送口罩的货车上,悬挂“岁寒松柏,长毋相忘”横幅。此语出自朝鲜王朝时期的大儒金正喜,寓意中韩人民如同屹立寒冬的松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3月11日,日本札幌市收到我国沈阳市捐赠的2.5万只口罩,包装箱上面写着:“玫瑰铃兰花团锦簇,油松丁香叶茂根深!”
我国沈阳市与日本札幌市为国际友好城市。在今年中国疫情严重时,札幌市向沈阳市捐赠了套医用防护服。
沈阳的市花和市树是玫瑰和油松,札幌的市花和市树是铃兰和丁香。沈阳市借两市的市树市花做寄语,不仅体现两市之间一直以来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两市未来的美好展望,同时也表达了与友好城市共克时艰的真挚之情。
还有,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向伊朗捐赠核酸检测试剂盒时,送上的诗句是“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
我们中国人要学你
中国这一波“捐赠版海外诗词大会”,当然和日本捐助我国抗疫物资时附送的诗词有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些文辞优美、意境隽永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也感受到诗的力量。
如今,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我们的政府和企业,也开始熟练地运用这种力量来表达我们的温情。
我想,这个事情至少说明了两点:
第一,面对好的东西,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愿意学习,敢于学习,像鲁迅先生所说,要奉行“拿来主义”。不管是国内的国外的,现代的古代的,只要是好东西,就可以拿来。只要能够为我所用,就是我的。
第二,不能不说,我们的学习能力够强悍,够给力。
其实,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愿意学敢于学,同时又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基础极其薄弱。就是靠着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从国外学来了技术,也学来了管理。我们的很多行业,从零基础起步,在学习的基础上消化吸收,甚至予以发展,步入世界前列。
比如家电,改革开放之初,家电市场基本上全是洋品牌,如今,洋品牌早已边缘化,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已经退出中国;比如高速公路,从一无所有到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比如高铁,也是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世界领先;比如手机,从全部进口到国产品牌成为主流……
我们40多年的进步,来源于向世界学习。为了中华复兴,我们要一直走在学习的大道上,不管是“日本版诗词大会”,还是各种高精尖科技,还有先进的企业和社会管理理念,你们都别想跑,我们中国人要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