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沃土,水甲一方;兰草繁茂,郁金飘香。
这是当代文人印象中的兰陵。
传说,楚国的屈原北上出使齐国,途经这座边陲小城,看到这里土地丰饶富足,山野遍布兰花,富有浪漫情怀的屈原便将此地更名为:兰陵县。
兰陵故城外3公里处的于官庄遗址,展示着新石器早期北辛文化的遗存。年前,兰陵城的先祖便来此地繁衍生息,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许多年以后,兰陵竟成为兵家必争的风水宝地。
谁也没有想到,曾对中国思想变革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代圣贤荀子,两任兰陵县令,在此著书立说、传经授徒。
一座城,究竟有着怎样的风韵,才能吸引荀子的脚步;一座城,又因为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停驻,而生出多少璀璨的文明?
那日,在兰陵城里,饮下一杯兰陵酒,便得其中的奥妙。
酒香弥漫之间,我突然明白:
怪不得,怪不得顺运河北下的李白,行至兰陵时能挥笔写出千古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诗句。兰陵美酒的甘醇,犹如被郁金香加工浸制过,带着醇浓的香味,盛进晶莹润泽的玉碗内,泛着琥珀般的光艳。那是李白眼中的兰陵酒,喝了便让人忘记自己究竟是过客,还是故人。
这一坛好酒,也曾被西汉楚王带进了墓中,地下封存了两千余年。后来经考古专家鉴定,楚王陵中的酒与今日兰陵美酒同为一宗,印证了兰陵美酒年的酿造历史。
我在压油沟饮下一杯从历史中走来的兰陵酒,走在兰湖之畔,分外舒适。
兰湖,以兰为名,当有王者之香、君子之品。它气清、色清、姿清、韵清,有着兰花一样的气质。它明丽着从山的这边绵延,又清幽着、卷着波浪,向山的那边滚滚去。
阵阵携着凉意的微风吹来,湖畔散心的行人几多从容,若是在湖畔撑一把躺椅,又该怎样舒爽?我远远地坐着观望兰湖,不由得羡慕起兰陵人。朗朗夜晚,亦或天晴气暖,这里仍是一个散心的好去处。
压油沟,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我们在宛若小瀑布一般的叠石溪处乘凉,小心翼翼沿着那盈盈绕绕的小水道边边走过,在木香花绕满篱笆院落的小道流连忘返。
那时,木香花开满了压油沟的春天,它恰到好处地装点着每一处秀丽,让诗意从各处争相着拥挤着、流淌出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树、水、山,让压油沟的村落有了生命。
坐在观众席,观一场大型实景马战《兰陵王传奇》。
伴随着逼真的音效,在尘辉腾空、人喊马嘶的刀光剑影中,再现了兰陵王的时代。颜值、才华、人品……都在诠释兰陵王的无可挑剔。血性男儿,怀抱着家国情怀,在那个英雄的时代溘然长逝。
北齐边境,他忠心杀敌,以铁骑护边防,奈何正是这一片赤诚的真心,才惹来杀身之祸,一杯毒酒送英雄,那一年,兰陵王只有33岁。
33岁,最好的年纪,一生之中的春天,兰陵王倒了。
此后,兰陵酒香一年又一年,沉淀了多少故人渴望的春天。
文/唱小晚
摄影/孔放天、王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