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常识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胡适希望
TUhjnbcbe - 2020/6/4 11:19:00

希望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没错,曾经风靡流行乐坛、现已成为洒水车神曲的《兰花草》,歌词正源于胡适的这首诗——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之。胡适主张用白话文写作,并在诗的领域身体力行。

在古人眼里,说话和写作有所不同:写作是读书人的事,措辞用语不能像平时说话一样俗气,多少要文气一些吧!明代流传有一首号称是打油诗鼻祖张打油所作的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前两句,六出、琼瑶指雪,九霄指天,天下雪说成六出降九霄,这种典型的不好好说话的文字风格,后来被称为文言文;后三句,文字与口语一样,怎么说就怎么写,便是我们所说的白话文。清末民初之季,一些人觉得说写不一实在麻烦,不便群众认字读书,就主张废除文言文。

其实,古人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那么文绉绉酸溜溜,也有不少作品用词简单明了,和日常说话没有什么区别。它们可能是对民间歌谣的记录: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

可能是作者艺术的匠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能是市场的需求:

话说当日,西门庆在潘金莲房中歇了一夜。

也可能是朋友间的玩笑戏谑,如苏洵生第二个女儿时,邀请朋友赴宴,其友刘骥吟了一首诗:

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

(古称生女儿为弄瓦,生儿子为弄璋;令正是对对方妻子的尊称。)

可见,虽然《希望》一诗平白如话,不讲格律,但这样的诗其实古人也能作。况且,这首诗也有文言文的痕迹。我们说话不说“苞也无一个”,只会说“没有一个苞”;也不说“汝”,只说“你”。不过,主张所有的诗都应该这么白,后来更是跳出了五七言的限制,这是胡适那个时代的创举。

胡适并非一个天才的作家,他写回忆录,本想写成“朝花夕拾”体,可写出来的文字却如此朴素:

有一次干事朱经农感觉学校经费困难已经到了绝地,他忧愁国度,神经错乱,出门乱走,走到徐家汇的一条小河边,跳下河去,幸遇人救起,不曾丧命。

他写过这样的诗句:

十点钟了,/有点风了,/我打南京鼓楼下过。/丫!鼓楼的墙头上,/那里来的这许多灯火?

这简直可以说是诗的灾难!不过胡适有自知之明。他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尝试集》,意思说我只是开风气而已,写的不好也不要骂我。但胡适的名声实在太大了,所以还是挨了许多骂。甚至有人说,今天中国新诗的成就远不如小说,就是因为二者的起点不一样——新诗以胡适为肇始,而小说则以鲁迅为滥觞。这实在令人费解,我们今天写不出好诗,和胡适有毛的关系?

对胡适诗歌的批评,自有从艺术角度出发,比较中肯的,如:“清新者有之,朦胧耐人寻味者则无;轻巧者有之,深沉厚重者则无;智慧可喜者有之,切肤动人挚情者亦无。”但更多的大概是以指斥名人为能的情形。当时一个叫周灵均的人写了篇文章《删诗》,认为胡适、郭沫若等人的诗“不佳”、“不是诗”;他自己同年则发表了《寄语母亲》一诗,写道:

我想写几句话,/寄给我的母亲,/刚拿起笔儿却又放下了,/写不出爱,/写不出母亲的爱呵。

相较而言,胡适虽非天才,但也是一个高明多了的诗人。他的第一首白话诗《朋友》:

两个*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如果我们把最后一句去掉,它不失为一首意味隽永的小诗。胡适还写过一首很不错的《湖上》:

水上一个荧火,

水里一个荧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胡适此类的诗歌,虽然并没有浓烈的情感,却给我们心里一击轻轻的触动,颇有“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的美感。

胡适精力充沛,热爱交友,生来便是稳拿与领袖。他主持过多次婚礼,“我的朋友胡适之”在当时是一句流行的口头禅。他以理性的态度治学,并力图把理性精神推广到*治、社会的方方面面,温文尔雅,侃侃而谈。这样一个翩翩君子,带着他的兰花,从山中幽幽而来,谁人不爱?据说胡适所写的兰花是朋友送他的,他自己有没有入山采过花并不清楚。鲁迅倒是曾和弟弟一同上山采兰,还为此写了一篇文言文游记,但他到底没有吟诗。可见还是胡适更多些诗意。透过清澈的文字,我们感受到看花者轻盈的怅然和天真的期盼,为之叹息。“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忽又见他朝我们调皮地眨了眨眼,飘然而去。

胡适: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胡适的后继者们:

沈尹默《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朗朗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郭沫若《静夜》: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徐志摩《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做最好的诗歌阅读平台,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胡适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