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猗兰操》短短几行字,将兰花的风姿与高洁志趣展现的淋漓尽致。山隅幽兰,馥郁芬芳,兰花飘逸俊秀的风骨深受国人喜爱,在我国的浩瀚历史中长盛不衰。
兰科(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有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种类,是被子植物第二大科,也是进化及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类群之一,家族庞大复杂。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余属2.75万余种,目前有记载的中国兰科植物共计5个亚科属多种。
因其丰富美好的象征意义,兰科植物在中国渗透到艺术、文化、经济、医药和日常生活各方面,具有重要的药用、观赏价值,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偷挖滥采现象一直存在。在20世纪,挖掘野生兰花曾经达到疯狂的程度,堪称“兰花浩劫”,一度造成多个地区的野生兰花灭绝。有研究人员对于中国被子植物濒危等级进行评估分析,在被子植物中,科一级受威胁种数最多的科为兰科达种,占被子植物受威胁总数种的19.42%,占本科物种数的43.48%。
兰科植物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导致生境破碎、退化甚至丧失;此外,长期的资源过度利用以及物种自身遗传多样性较低等也是导致兰科植物濒危的重要因子。
其实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保护植物的90%以上,但该公约无法约束成员国内部的贸易行为。
年9月7日,国家公布的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新名录”)涵盖各类植物(包括菌类)约种,兰科一跃成为新名录中被保护对象最多的科,包含了超过种兰花,约占总数的1/5,杓兰属(Cypripedium)、石斛属(Dendrobium)、兜兰属(Paphiopedilum)等几个较大的属均以全属或接近全属的形式列入。至此,更多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力度上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保护,非法采集、收购、出售野生兰科植物将受到法律制裁,轻者罚款,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虽然野生兰科植物得到法律的保护,但由于生境的过度开发与利用,野生兰科植物生长境况依然堪忧,加强兰科植物的保护与研究刻不容缓。
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进野生兰科植物就地、迁地保护,扩大兰科植物野外种群数量,保护好物种遗传基因;倡议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拒绝乱采滥挖,强化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扩大舆论影响力,提倡养兰爱兰新社会风尚,呼吁广大群众参与爱兰行动,积极为野生兰科植物创造良好环境。
君子爱兰,赏之有道。中华传统文化赋予兰花的美好意义,也警醒着每一位爱兰人士当行君子之德,切勿为了一己私利而将幽兰占为己有,请让它们能在自然生境中摇曳身姿、雅静绽放。
呼吁: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拒绝乱采滥挖、非法买卖。(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