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又到一年植树节,在植物界可是有着不少与嘉兴关系密切的花草树木,借着植树节的春风,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你知道嘉兴的市树和市花是什么吗?年12月11日嘉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确定嘉兴市市树、市花的决定:香樟树为嘉兴市市树,杜鹃、石榴为嘉兴市市花。
当时市树市花评选标准之一,就是要适应嘉兴的气候。嘉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光很充足,春季湿润温暖,夏季气温较为炎热,秋季干燥,冬季较为寒冷。
嘉兴市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共区域种植的植物需要比较耐养护、耐贫瘠。香樟非常耐病虫害,而且它是一个常绿植物,即使在冬季,看到的也是满眼翠色。而杜鹃花是从春季开始开放,春有春鹃,夏有夏鹃,这也保证了春季和初夏,在这长达4个月的时间内,满城皆有花,营造出花海的景象,香樟树的绿色与杜鹃花、石榴花的红色,也象征着嘉兴欣欣向荣,锦上添花。
市树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树市花的确定,不仅能彰显着嘉兴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嘉兴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嘉兴市树市花的引种和培育,当年还发生过这些小故事……
引进的香樟树苗
在上世纪80年代前,嘉兴的园林绿化工作还不是很正规,甚至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直到年之后,这块工作才慢慢走上正轨。
年,嘉兴请来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用红外线遥感技术测绘了城市布局,就是这次测绘,收集到了很多园林绿化方面的基础信息:市区建成区范围内,绿化覆盖率仅1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2平方米。
作为老一代“园林绿化人”代表的郑雪英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嘉兴市城建局的园林管理处工作,从“一穷二白”到郁郁葱葱,她正是嘉兴园林绿化飞速发展的见证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嘉兴城建方兴未艾,一条条崭新道路勾勒出城市发展的脉络,拓展着城市的边界,不断刷新着市民出行的体验。“中山路、吉水路、吉杨路、洪波路……这些大家都熟悉的道路相继通车,行道树无一例外都选的香樟树。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被派去中山路协助测量花坛间距,香樟树种植间距以八米为宜这点规范我现在依旧记得。”
就这样,从桐庐山里和宁波郊区跨越山海而来的香樟在嘉兴道路两旁安了家,算起年月,这批香樟树其中有不少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了。
“这些香樟种下去的时候我才参加工作,看着一排排小树苗我就能想象出它们长大后的样子。如今的我已退休多年,再经过嘉兴这些路,看到已是参天大树的它们果然都长成了我心中的样子,感觉很欣慰。”郑雪英说道。
年,嘉兴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成立,业务方面的职责从嘉兴市城建局剥离出来,自此嘉兴苗木的引进和培育驶入快车道。
截至年底,嘉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86平方米,这两项数据分别是年的约4倍和7.9倍。仅以樟树为例,嘉兴市区内列入大树、名木档案的樟树便有90株。
嫁接来西洋杜鹃
上世纪80年代初,嘉兴的杜鹃花品种并不是很多。“后来通过嫁接,引进了当时稀缺的西洋杜鹃,之后品种才慢慢多起来。”从嘉兴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退休的朱廷秀介绍说。说起朱廷秀,很多兰花爱好者可能并不陌生,他的父亲曾是嘉兴有名的兰花爱好者,正是从父亲那里,朱廷秀学会了嫁接技术。
随着嘉兴各类公园、花圃的发展,为了充实苗木品种,朱廷秀便到嘉善、桐乡、新塍等地寻访杜鹃花,从私人手里买了一些品种,“本地杜鹃的花朵都比较小,花形不如西洋杜鹃好看,但那时候周边城市都没有西洋杜鹃的品种。”
后来朱廷秀打听到青岛有一些稀有的西洋杜鹃,立刻前往求取,其中艰辛按下不表。不久后,他将绞来的西洋杜鹃嫩头装在潮湿的塑料袋里带回嘉兴,把每片叶子分别与本地杜鹃嫁接,一个春天转眼即过,朱廷秀就这么生生“变出”五六盆同品种的西洋杜鹃。
四处求取,经年累月下来朱廷秀拿到了不少当时稀少的西洋杜鹃,品种就慢慢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西洋杜鹃超过80个品种。
“西洋杜鹃的花形大,最大的花朵直径超过10厘米,比我们本地毛鹃品相更好,自然更受欢迎。”朱廷秀的杜鹃嫁接术逐步在业内传开,宁波、绍兴及周边地区都来人到嘉兴引种,现在市面上看到的杜鹃基本都是西洋鹃的品种了。目前,杜鹃在嘉兴市的种植已十分普及。据初步统计,本市已有约多个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
石榴花作为一种观赏品种,亦深受嘉兴市民的喜爱,在嘉兴栽培也极为普遍,不少庭院、阳台和室内案头,人们都喜欢置有一、二盆石榴花作为点缀。石榴花开时,红色的花朵像烈火熊熊燃烧,能给人带来一种憧憬未来,努力向上的力量。
时代在变,园林绿化的管理思路也在变。以前,草花上街是一件很轰动的事,但现在的嘉兴街头,草花作为点缀已经很普遍。
“这两年,我们开始提倡布置花境,在原有草花的基础上,用丰富的品种营造精致的景观。”嘉兴市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定期举办一些专业性、前沿性的讲座,进行理念引导,将新的技术和品种进行推广传播,提升嘉兴的园林绿化水平。”
在园林绿化人的心里,对花草的热爱犹如对自己的子女,当看到城市变美时,脸上洋溢的笑容一定是由心而生的。“现在嘉兴的园林绿化比以前好太多了,包括行道树的种植、景观的布置等等,都越来越有大城市的味道。”朱廷秀说道。
市树市花既是一个城市繁荣昌盛的象征,也是一个城市风范品格的代表,市树市花有利于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爱国爱乡和爱绿护绿热情,有利于增强广大市民种树栽花、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意识,有利于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开展。
植树造绿蔚然成风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嘉兴市树市花的建设不难看出嘉兴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成绩。
嘉兴多田少林,年撤地建市时,全市的林木覆盖率仅为9.7%,主要是以桑园、竹园及农民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为主,基本没有天然林资源。为扭转这种局面,历届市委、市政府把平原绿化作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各阶段重大创建活动为载体,相继实施万顷绿化造林、“八个十”绿化工程、“三清两绿”计划、“四边”绿化五项行动、“两高”森林通道和“五个一批”工程等一系列绿化工程,持之以恒开展绿色小城镇、森林城镇和绿化示范村、森林村庄、“一村万树”示范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公路、河道、农田、沿海林带林网和村镇绿化,不断夯实森林资源基础,基本形成了点、线、片、面相互连接,市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平原绿化生态体系。
截至年,嘉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2.05%,并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获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创新试行乡土树木异地保护“大树银行”和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强化平原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使得爱绿、植绿、护绿真正成了一种社会共识。
禾点点记者杨钦朝
禾点点摄影记者王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