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纸上的中国画”情动全国书画界献礼*60年(图)
《桑皮纸上的中国画》 冯远
300多幅国画作品,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香港、台湾等地;300位国画家,既有60年扎根*、建设*的本土大家,又有数十年关注*、热爱*的内地名家,80%以上都是全国美协会员……2015年4月,作为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互联信息办公室、*经济报系主办,*国画院、亚心承办,中国书画报社、喀什河玉器城支持的“画颂*60年-‘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征稿启动。
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应,继*经济报系推出“辉煌60年·*人的一天”、“辉煌60年·诗颂*”等两大主题活动之后,又一次点燃了全国对*的关注,以及对*这片热土的真情赞美和美好祝愿。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为活动题名时的激动之词:“*是个好地方!每一位画家都应该去看看*、画画*!”,接着有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为本次活动题词祝贺,勉励组委会工作人员要充分挖掘桑皮纸这一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为*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做贡献。总之,在“画颂*60年”的活动中,那些或激动、或感慨、或崇敬、或期待的*情怀,统统化作或浓墨重彩,或悠然淡远的丹青颜色,勾勒出山、点洒出水、描绘成人,笔笔饱含对*这颗丝路明珠沧桑巨变的赞美与祝福。
古老桑皮纸点染今日色彩
“画颂*60年‘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活动,旨在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民族艺术家,用中国画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上的创作形式,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
桑皮纸被誉为人类文明“活化石”。早在公元8世纪,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沿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后,和田居民发现桑树皮有黏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便就地取材,选用了桑树皮来造纸。桑皮纸具有吸水强、防虫蚀、纸质抗拉力强、历千年不褪色等特性,弥足珍贵,深受古代画家的青睐。今尚存的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书法真迹《三马图赞》,用的就是*桑皮纸,其墨迹仍然浓淡有致,明晰鲜活。
就像丝路古道的神韵,历经千年而让人无法忘怀一般,桑皮纸对*人的意义更是非凡。2012年初,*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张春贤就盛赞:“在桑皮纸上作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使千年薪火相传的古老技艺桑皮纸重焕光彩。桑皮纸绘画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当今*开放、创新、交流融合的现代文化引领的宝贵精神内涵。”
桑皮纸由*人研制,由*水土造就,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是先民情怀的延续,如何能令人忘怀,就连80多岁高龄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文联名誉主席哈孜·艾买提,不久前两只眼睛刚刚做过白内障手术,一直躺在床上休息,在得知*举办画颂*活动后,都难以安枕,在病床上握着*国画院工作人员的手说:“‘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巡展非常有意义,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最好体现,是挖掘和弘扬丝绸之路文化的最佳形式!我的眼睛虽然不好使了,但我还是要坚持画一张画参加,这也许是我一生中的最后一张画,我要为*文化的融合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数十次走进*采风写生的内地画家寄来作品,无数次梦游大美*的港台画家提笔创作,古老沧桑的桑皮纸上,有了浓淡深浅的笔墨色彩。年逾80、德高望重的老画家,年近40、美院研修的青年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苗族等等,桑皮纸历经沧桑的古老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蕴含的历史文化被一圈圈传播,在今日文化社会的异彩纷呈中绽放出新的光芒。
浓浓*情孕育精品佳作
“画颂*60年‘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活动从征稿开始起,就承载着不同寻常的使命和意义,每一幅桑皮纸国画作品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位画家浓厚的*情怀。
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大弟子、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长李宝林,中国美协理事、天津美院原院长姜陆,在出国考察前挤时间完成来自*的约稿,“*工作事关全国大局!支持*举办展览,就是支持*工作。”
中国书画报社社长何东、总王慧智在积极参加桑皮纸国画创作的同时,及时安排报社做好对“画颂*60年-‘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的宣传报道,并号召全国优秀画家参与支持*活动。
清华大学美院高研班人物画教研室主任周宝*一直渴望到*采风写生。“*民族众多,形象俊美,非常适合入画,这是我第一次将*人物入画。”收到邀请函的当天,他在夫人的帮助下从上下载了许多资料参考,精心构思后完成《天山的女儿》。
中国科学家画院院长郝爱平、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孟夏,一直对*情有独钟,他们不仅积极动员画友参加桑皮纸创作,而且在北京、四川等地广泛宣扬*举办的这个特殊展览。
山东省美协副主席何乃磊、河北省美协副主席颜景龙、山西省美协副主席狄少英、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室主任贺成、广西漓江画派研究会副会长左剑虹……全国各地许多书画组织的负责人收到组委会邀请后,几乎都毫不犹豫的表态:“*的活动,我们一定要支持参加!”
台湾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新富春山居图》主创画家江明贤教授,收到*画展的邀请函后,高兴的从万里之外的台北市打电话给画展组委会:“*太美了,*的生日我们都该送上美好的祝福!我不仅要送画参加*的这次活动,还期待着‘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到台北巡展,期待*、台湾两地的画家相互间开展采风交流!”
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孝勇近几年来多次深入*采风写生,积极探索用重彩表现*山水。收到*邮寄的桑皮纸后,连夜反复试画了几张,第二天一大早兴奋地打电话给组委会说:“桑皮纸非常适合画重彩山水,我找到了表现*的好载体,我要把*的大美好好画出来,献上对*60年的美好祝福。”
李志天、李保民、毛雪峰、冉世钧、朱零、褚晓丽、周建鹏等许多在北京进修、学习、交流的*籍画家接到邀请函后,一方面积极创作,一方面动员周围的导师、同学、画友参加。任教于清华美院高研班的*籍画家冉世钧,还特意增加了一堂“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创作课,专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介绍*的桑皮纸,探讨桑皮纸上中国画的创作。
在*,各民族画家更是满怀激情、精心创作,不敢落后。一些参加“三民”活动、驻村工作的画家,想方设法解除困难,按预定的时间完成作品,情景让人感动。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背景下,任何一位对*有感情的画家都不惜笔墨,克服种种客观条件,要为*这片热土送上发自内心的祝福。在这一刻,“画是感情的结晶,感情是画的灵*”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践行,众多精品佳作源源不断,共同弘扬了丝绸之路优秀文化,增强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对*的了解和认识,祝福*大地繁荣昌盛,祝福*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媒体关注中约定8月开展
自4月起,“画颂*60年-‘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征稿活动就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诸如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报纸,人民、光明等站及众多微信平台,先后发布新闻消息、专题报道上千篇,加上全国微信圈相互转发、络点击,初步统计受众人数在100万人次以上。
可见,“画颂*--桑皮纸上的中国画”不仅在全国美术界掀起一场波澜,而且引起疆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近期,组委会正在将评选出的150幅优秀作品汇编成《辉煌60年·画颂*-“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作品集》出版发行。
8月初,组委会将召开“辉煌60年·画颂*-‘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8月中旬,“辉煌60年·画颂*-‘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巡展”,将首次集中在乌鲁木齐隆重展出。
之后,这批作品将在全疆各地州市及部分援疆省市陆续展出,并举办相关的座谈会、赴基层采风写生等系列活动。总之,组委会将通过络现场直播、桑皮纸现场生产流程演示、画家与观众互动、画展与友互动等形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加入到本次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这颗丝路明珠美好的明天共同献礼、祝福。(通讯员吴美漩 魏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