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分布范围 » 小城四季听歌
TUhjnbcbe - 2020/10/11 3:39:00

听歌有太多时代痕迹,仅限个体体悟,不代表大众。

勤翻书

看书口味虽杂,但标准不乱,听歌也一样。一首歌,先要能感动歌者自己,否则便会流于皮相,不耐久听。

日常生活中,阅读最频繁、最勤翻的书,倒不是什么名著。名著自然很好,但读来颇费脑子。名著带来感动,往往于猝不及防间,平地忽起一声“惊雷”。

但若天天阵雨,天天轰雷,谁受得了?但求风和日丽,天气晴好,最多偶尔,飘些雨丝。

对我而言,天天翻,常常看,百翻不烂,相看不厌的读物,是一些家居杂志、食谱读物。

万芳。

作为女歌手,她不算漂亮,但差不多够用,这是长处,使她专注。

她的歌曲,足够多,好的也多,多到足够换着听。她的风格,自然清新,她的水准,发挥稳定,她的内容,常听常新,使人总有发掘兴致,始终耐得下心,始终侧耳聆听。她是陪伴型。

她浅吟低唱,诉一些深情难了——《新不了情》、《猜心》《恋你》《碧海情天》、《神*颠倒》《情伤意乱》《就值得了爱》《爱上你给的痛》《我记得你眼里的依恋》,几乎首首经典……

她看似小女人,温柔纤细,内里却舒缓大气——《不换》《断线》《半袖》《那夜》《心安》《慢火车》《收信快乐》……

巨蟹座的温暖包容,在她这里完美展现——《孩子气》《割爱》《试着了解》《从前》《这样也好》《习惯寂寞》《听风的歌》……

她对世界悉心关照——《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让我送你花一朵》《小星星》……

她有现代女子的洒脱——《女人鞋》、《算了吧》、《同名同姓的人》、《然后你怎么说》、《Flyaway》……

她怀旧,翻唱民歌,不逊于原唱——《兰花草》《拜访春天》《小雨中的回忆》《归去来兮》、《再别康桥》、《回旋曲》……

她不失活力——《四季》、《一切如新》……这首《一切如新》,其实是“如新”电视广告歌曲,但因为歌手、曲子、立意都恰如其分,商业意图不突兀强求,艺术表达游刃有余,得以流转。

作为电影、电视配乐的歌还有——《你还在我歌里》(电影《侗族大歌》)、《LoveYourself》、《猜心》《新不了情》等,像岁月中惊鸿一瞥的背影,稳固了影像。

大约因为其人从事文艺工作的缘故,她的合作阵容,足以令人咂舌:侯德健、袁惟仁、马兆骏、李宗盛、姚谦、潘协庆、易家扬、姚若龙、鲍比达、伍佰、张宇、十一郎、*韵玲、陈小霞、熊天平、李焯雄、林挥斌、郑华娟、厉曼婷、陈珊妮、陆泓宇(无意为序,不分先后)……

乱翻书

乱翻书的结果,就是一人一(几)首成名曲。

齐豫。《九月的高跟鞋》、《细说从头》、《如果真的不要》《有没有这种说法》……

张艾嘉。《是否》、《最爱》、《心甘情愿》、《爱的代价》、《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顶》……

罗大佑。《追梦人》、《滚滚红尘》、《光阴的故事》、《童年》……

李宗盛。《*迷心窍》、《寂寞难耐》、《山丘》、《当爱已成往事》……

刘若英。《后来》、《成全》……

杨乃文《祝我幸福》……

刘芳《哭砂》……

Beyond。《光辉岁月》、《海阔天空》、《真的爱你》、《喜欢你》

崔健。《花房姑娘》《假行僧》、《一无所有》……

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青春路上》《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吴彤。《再苦也比月亮幸福》、《抱月入怀》、《烽火扬州路》……

许巍。《时光》、《完美生活》、《蓝莲花》……

汪峰。《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灿烂的你》……

赵雷。《成都》、《少年锦时》、《让我偷偷看你》……

杨宗纬。《当我想你的时候》《我可以抱你吗》《领悟》……

AlexTurner。《HidingTonight》、《GlassInThePark》……

Scorpions。《AlwaysSomewhere》《YouI》《Holiday》……

PinkFloyd。《TheWall》……

LasseLindh。《BcauseI》……

钩沉

听歌会暴露年龄,但好东西永远是好东西,无论过多少年,始终都好。

偶作钩沉,是对时光的尊重,大浪淘沙,才明白什么更值得听。

邓丽君。

她的好,是很久后才明白的。

稳健,均衡,全面,有自己,又不过分。所有的歌,到了她那里,全化为绕指柔,甜得似蜜。

是的,她是言情小说,偏琼瑶风那种,不是张爱玲,不是李碧华,不是亦舒,所幸她有悟性,远不固步于此,最终走得更远。

那么高的天赋,那么好的本事,那么温柔甜美,却不骄不躁,不夸张煽情,永远含蓄得体、克制懂事。

她是真正的淑女,永恒的邓丽君。

桂银淑。

韩国女子,一把老声音,沙瓤,烟嗓子。

她的声线,砂到光滑,回旋处,醉生梦死。

她所能搜到的歌,几乎全是日文,虽听不懂意思,却忍不住一首连着一首,听下去,舍不得换,金不换。可惜,她将本钱所换来的金,都拿去*桌,将人生输惨。

台湾的*小琥,王雪娥,其实都是桂银淑这一挂的,伤情沧桑。*小琥的声线更厚沉,女性气质略输。王雪娥这个名字,现在都搜不到了,人家现在叫“比莉”,眼下还能找到的几首老歌,《浮萍》、《傻瓜就是我》、《是否能你曾偷偷地哭》都很棒,王雪娥的瑕疵在于,个别咬字不准,像美人突然露出*牙,违和,出戏。

车继铃。

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顶着一个很韩国的姓,唱红了一首九十年代湾湾风的歌——《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这首歌的好,是那个时代的好,就像汪国真的诗,姜育恒的《再回首》、《驿动的心》,藏着那个时代,最真诚的男人心。

金门王与李炳辉。

对我而言,最难忘的歌者,不是四大天王,不是时代巨星,在我这里,他们那些所谓的时代音,不过如同流水,一过而去,过而忘音。

唯不忘一对底层歌者、走唱歌手,出自台岛九十年代淡水,两个盲人。

金门王眼盲,手臂残疾,套铁甲,弹吉他。李炳辉眼盲,擅口琴、手风琴。

这二人形成搭档,唱“俗而有力”的“那卡西”,早在他们的专辑《流浪到淡水》面世前,两人就已在淡水茶室酒家,唱足二十年。

那是一种怎样的歌声呢?

闽南话,市井、乡俗,又妙趣横生。歌词充满江湖气,“有缘无缘大家来作伙……为着生活流浪到淡水……阮不是喜爱虚华,阮只是环境来拖磨”……”

他们不是郑智化,他们早已接纳自己的残疾,是以并不悲声愤起。他们只在谋生间隙,“在这个无声无息无人管无风的世界,在这个每日恬静无暝无光无人了解的所在”,还爱着弹唱。

轻轻弹,慢慢唱:“你甘知一个人出外是多孤单,你甘知一个人出外是会畏寒,你甘知一个人出外是驶孤帆,你甘知一个人出外是无退路……”

旧旧手风琴,残疾老男人,流浪到淡水,走街串巷,市井漂泊,小人物的沧桑,有缘无缘,烧酒落喉,寒风催泪。

哀调,悲歌,暮色,余生。“啊——无声的那卡西,我的日子叫做罔度罔度。”

眼下大火的五条人,略似这一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城四季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