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吉他的喜悦
大学时爱上民谣音乐,吉他旋律陪伴了我四年的大学时光,舒缓的,轻快的,哀伤的,喜悦的,吉他的弦音为生活添上了种种色彩。入所不久后,于内网看到了年吉他班汇报演出的通知,好奇的我决定去现场感受一番。看到同事们几个月时间内竟然能如此高质量地完成演出,我感慨的同时,亦跃跃欲试。终于,等到了新的一期吉他初级班开课。报名时心情比较忐忑,一方面,我没有十分擅长的乐器,乐理基本功是不扎实的;另一方面,唱功也不突出,音调大概能找准,但高音是软肋。报名表填写得不出彩,只能挑选自己擅长的歌,录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如愿以偿,成功入选。
第一次上课,在老师的指导下熟悉吉他的基本构造、材质、分类,同时学习了基本的演奏技巧,正式踏入了吉他学习的大门。右手拨动同样的弦,左手在不同品阶上变换,就能弹奏出不同的旋律,这一切都是十分新奇、有趣。第一节课,老师带领我们单手弹奏了《兰花草》,我们边弹边唱,俨然有了民谣歌手的范儿,在新鲜感、喜悦感、成就感中,就这样与吉他结缘。
二、辛苦但日益成长的日常
结束了新鲜的起步阶段后,就进入了辛苦的练习阶段。
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是痛。民谣吉他的弦是钢弦,对于初学者而言,练习时无论是按弦还是拨弦,指尖都会有比较强烈的痛觉。练习时时常会因为指尖太痛而产生放弃的想法。遇到的第二个难关是不适应。弹吉他时,右手需要留一些指甲便于拨弦,且指甲在反复练习中可能会裂开;左手则需要按紧和弦,渐渐地左手手尖的皮肤慢慢变硬变粗糙,然后长茧。手上的种种变化需要时间适应。第三个难关则是技术上的。吉他练习过程中一大难点便是大横按,可能苦练两三周仍然无法掌握,难免心生沮丧。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枯燥辛苦的练习背后,是日益成长的进步。
三、成果:协作训练,汇报演出
然后到了汇报演出之际。同事们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工作日晚上及周末的休息时间进行练习。协作训练中我及所有同事的进步更为迅速,每次排练都有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到后来可以顺利将数首歌串在一起完成弹唱。同事们在协作训练中亦收获了友情,成就满满。
在中秋佳节,吉他班全体成员在食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快闪演出,表演了《童年》、《红河谷》、《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的中国心》等经典曲目。台上五分钟,台下数月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吉他班全体成员若干个月的练习,在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日子里,化为成果献给交易所全体领导同事,意义非凡。
四、收获:技巧与友情
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吉他班在汇报演出后正式结束。从最开始时抱着吉他只能拨出几个音符,到毕业时能和吉他班的同学为所里的同事献上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出,吉他技巧上的进步毋庸置疑。结业后,我也时常在家自己弹奏几首轻松欢快的曲子练练手。对我而言,吉他班的时光为我带来的不仅有烂熟于心的演奏曲目,日益进步的演奏技巧,还有同事间互相指点、互相帮助的情谊,一起协作排练的默契,以及那一幕幕下班后大家一起在课堂齐奏合唱的美好回忆。感谢交易所,感谢合唱团,感谢吉他班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平台,让员工在工作之余能放松身心、全面发展。轻拢慢捻,“弦”熟于心。吉他班,我们下期再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