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国舞
1.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2.形体优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培训(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她们站的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3.锻炼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她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炼坚强的意志。
4.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和动作灵活性好会大大增加。
5.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6.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坚持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技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7.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8.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9.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兰花草》教学展示
训练目的:初步认识兰花掌及古典舞基本手位。
主要动作:兰花掌、双山膀、双托掌、双按掌、双背手、闻花香、脆亮相、上位提压腕练习。
动作规格:
a.兰花掌:拇指指肚与中指下面一个指肚相贴,指跟下压,食指至小指逐一伸直错开,中指突出,小指微翘,呈兰花状。
b.双山膀:兰花掌形,双手位于体旁,手臂呈圆弧形,要求沉肩、展腕、挑指。
c.双托掌:兰花掌形,双手位于体额头前斜上方,手臂呈圆弧形,要求沉肩、展腕、挑指。
d.双按掌:兰花掌形,双手腕部交叉按于胃前一竖掌有余的位置,肘微架起,小臂呈斜坡状,展腕、挑指,右手在上。
e.双背双手:掌形,沉肩,双手手背贴于臀部,指尖交汇于尾椎处。
f.闻花香:保持兰花掌形,双手指尖位于鼻子前方,同时低头吸气。
g.脆亮相:山膀手位,右转头看手,头迅速回正看一点,重拍亮相。
教育的意义:通过对古典舞兰花掌和古典舞手位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中国舞是由中国的戏曲、武术等国粹艺术,兰花草的音乐作为中国的经典音乐在舞蹈中得以传承。
撰写:漆金凤
编辑:廖颖仪
审核:*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