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李晶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乘风破浪的姐姐》自开播以来,热度居高不下,与同期热播剧《三十而已》一样,《乘风破浪的姐姐》(后文简称《浪姐》)从多个角度展现30+女性魅力,切中大众痛点。
宁静、阿朵、袁咏琳第一次公演的《兰花草》,没有太多复杂化舞蹈编排,充满力量感的吟唱就足以让人落泪。词作者将原本脍炙人口的歌词,改成30+女性坚韧、洒脱,经过磨砺的另一番景象,“我朝山中去,带着兰花草。山间风雨大,悬崖亦开花。不愿居暖房,迎风晒月光。我慕天地广,花语亦铿锵”,亦代表节目内核,30+女性在哪儿都能绽放光彩。
《兰花草》舞台
年龄层从30跨越到50+的姐姐们,在舞台上青涩、笨拙的模样,成了《浪姐》不同于传统流水线女团选秀的地方。
但赛程过半,原本热度颇高的《浪姐》似乎逐渐风平浪静。
据艺恩数据显示,《浪姐》正片单期播放量有所下滑,但播放量稳定在2亿以上;加更版播放量则持续走低,目前播放量稳定在1亿。豆瓣评分已由开分8.5分下降至8.1分,口碑明显有下滑趋势,最终能否保持在8分以上,目前无法给出明确定论。
01////赛制:现场投票与观众所想差异大,参与感变低目前《浪姐》已经进入到第四次公演,却早已被同样是30+女性热播剧《三十而已》抢去风头。
《浪姐》公演排名会产生全员晋级的安全团,危险团中现场观众喜爱度排名最低的几位姐姐将会离开。
淘汰名单,则完全是“观众喜爱度”决定。“观众喜爱度”由每次公演现场名浪花,投票选出三位喜欢的姐姐,由高到低进行排名。
第一、二次公演时,节目尚未播出,现场观众会倾向于将票投给自己听过名字或者熟悉的人,而不太被认识的姐姐们不论表现如何,终将止步于此。等节目正式播出,观众发现诸如阿朵、丁当这类实力唱将,早已被淘汰,产生“意难平”。
第一次公演观众喜爱度个人排名
不是表现不好,只是不认识。不被熟知却有实力的人,一轮游,无形中扼杀了更多姐姐们被看到的可能性。
剩下的人里,同样有着观众眼中所谓的“不公”。
张含韵第一次公演观众喜爱度排名垫底,节目里表现并不特别突出的万茜,次次稳居前三。一时之间,诸如万茜是“皇族”,买数据,票数作假质疑出现。
7月29日,万茜经纪人否认万茜买营销立人设买数据等争议。但观众并不买账,翻看《浪姐》豆瓣专组,前几个帖子仍在声讨万茜被内定,节目组捧“皇族”。
决定姐姐们去留,纯靠现场投票。而现场投票,与看节目的观众心中所想差异巨大,几期下来观众丧失参与感。
参照传统系选秀,投票环节最易激起粉丝掰头欲望,为了不让自己pick的选手被淘汰,粉丝们买奶票、买水,疯狂打投,这种方式无形之中也在为节目固粉,粉丝们为了让选手留到最后,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