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小蕊头形“五门八式”,是前人依据蕙花小花蕾的形状择取佳种的宝贵经验总结,是艺兰先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五门八式”传播四海,在圈中影响深远,是兰友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永远话题。然而,由于前人著述多用文言,惜字如金加之诸多专用术语、行话、方言俚语杂陈其间,以及语言环境的殊异,这就给今天兰友们的正确解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蕙兰头形“五门八式”现今可查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年)袁世俊《兰言述略》。成书于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年)吴恩元《兰蕙小史》亦录蕙花小蕊头形“五门八式”。
“五门八式”译文如下:巧种门蜈蚣钳——舒瓣后开出紧边厚肉的外三瓣、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瓣的概率居多,开出分窠捧、大舌水仙瓣的概率较少。这一式小花蕾舒瓣后,如果是捧瓣较软的,开出来的就是五瓣分窠的大舌梅瓣。此式蕾形的蕙花应该算作上品中的第一。大平切——舒瓣后开出平边厚肉的外三瓣、大舌、分窠捧的概率居多,开出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瓣的概率较少。这一式的小花蕾舒瓣后的开品中,既有梅瓣也有水仙瓣。此式蕾形的蕙花应该算作上品中的第二。小平切——舒瓣后开出平边、长脚圆头的外三瓣,分窠捧、大舌中宫的的概率居多,开出合背硬捧、小舌中宫的概率较少。这一式小花蕾舒瓣后大多会开出水仙瓣。此式蕾形的蕙花排应该算作上品中的第三。(喬皮)qiáo角门瓜子口——舒瓣后会开出宽边、瓣端微带飘翘的外三瓣,开出水仙瓣的概率居多,开出梅瓣的概率较少。此式蕾形的蕙花应该算作上品中的第四。石榴头——舒瓣后会开出宽边、飘翘明显的外三瓣,猫耳捧、方缺舌。这一式的小花蕾舒瓣后的开品中,既有梅瓣也有水仙瓣。此式蕾形的蕙花应该算作上品中的第五。官种门杏仁形——舒瓣后会开出宽边外三瓣、蒲扇捧、春兰舌,属水仙瓣。此式蕾形的蕙花应该算作上品中的第六。癃放门油灰块——外瓣还没有打开就能看到捧瓣。所谓油灰块的说法,是说捧瓣粘结象油灰块一样。外三瓣打开的时候,卷边翘角,不能舒展,就象患了风湿佝偻的病人,所以就称作癃放。这一式的小花蕾舒瓣后,捧瓣往往完全粘结在一起,舌瓣有飘扭硬小的,更有鼻舌粘连没有舌瓣的,叫作“三瓣一鼻头”。此式蕾形的蕙花是梅仙类当中最差的一品。行花门尖头形——蕙花中除去开梅瓣与水仙瓣的以外,都属于此形。如果上搭深而蕊形短阔,有可能开荷瓣,除此以外就都是无名粗花了。
不难看出,蕙花小蕊“五门八式”是一个树形架构,它有五个主要分支,分别是:巧种门、(喬皮)角门、官种门、癃放门、行花门,共五门。这五门又各有分支,其中,巧种门有三个分支,分别是:蜈蚣钳、大平切、小平切;(喬皮)角门有两个分支,分别是:瓜子口、石榴头;癃放门只有一个分支:油灰块;行花门也只有一个分支:尖头形。合成八式。那么,蕙花小蕊头形的“五门八式”来源于何处呢?追根溯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清同治四年(公元年)许霁楼《兰蕙同心录》附录中所载的萧山沈沛霖分载蕙蕊“头形八法”:梅瓣门——窿放三形蜈蚣钳头形:开紧边梅。豆荚捧或蟹钳捧,长尖舌或长行舌。硬捧、分头合背,梅门次品。大三并头形:开大紧边合背梅。硬蚕蛾捧或挖耳捧,舌能放宕者,梅门上品也。小三并头形:开重紧边五瓣梅。软蚕蛾捧或挖耳捧,大如意舌,梅门精品。水仙门——官种两形大平切头形,开平边五瓣水仙梅。阔观音兜捧,大圆铺舌,五瓣胖圆,八形之首领也。小平切头形,开平边官种水仙。观音兜捧,大铺舌,落一二分肩,质糯肉厚者亦可上选。(喬皮)角门——宽边三形瓜子口头形;开平边微(喬皮)水仙。圆缺舌,滑口捧或琵琶头捧,质厚肉糯者,亦为精选。净瓶头头形;开宽边小(喬皮)角,琵琶头捧,圆缺舌,无背筋、肉糯者,亦为佳种。石榴头头形;开宽边大(喬皮)角,仰挢捧,板方舌,有背筋者,多罕有高种。”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头形八法”的实质是“三门八形”,分别是:梅瓣门——窿放三形,蜈蚣钳头形、大三并头形、小三并头形;水仙门——官种两形,大平切头形、小平切头形,(喬皮)角门——宽边三形。
关于平切所谓平切所指的部位,原文本意应该是指小蕊端部二副瓣纵向的抱合形态(上搭口)而非蕊尖的横向一线。兰友们只要仔细观察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平切式小蕊的搭口线基本上是两条夹角较小的直(平)线。且这两条搭口线的平直,是相对于上一式蜈蚣钳而言的,因为蜈蚣钳式的搭口线基本上是两条夹角较大的呈外拱的弧线。综合分析下来,“五门八式”脱胎于“头形八法”是可以肯定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实质内容并不完全等同。同时,二者虽有着类似的架构但排序方法各有不同。“五门八式”的排序是按照其时的品赏标准由“上品之第一”至“无名粗花而已”,按花品优劣由高至低依次排列,贯穿其中的是一条下坡线。那么,“头形八法”中的“三门八形”的排序,其由“梅门次品”始,至“罕有高种”终,反将“八形之首领”位列第四,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由“次品”到“上品”再到“精品”一直到峰顶的“八形之首领”,再依次往后的“亦可上选”、“亦为精选”、“亦为佳种”、“罕有高种”,若将其连贯起来,其实是一条抛物线。由此我们还可以直观的感知那个时代艺兰先辈们的品赏标准,以正为上、以倚为下。所以,在排序上,开品中规中矩的正格梅仙排位在前,且捧瓣雄性化越强烈排位越靠前;而瓣子反桥的“飘门”花则排位在后,且捧瓣的雄性化越强烈排位越靠后。但同时,虽然蜈蚣钳头形“硬捧,分头合背”的花花,论雄性化虽位居于榜首,但由于雄性化程度太强,便犯下了过犹不及的毛病,若论花品却归入了“梅门次品”一级。而将位于雄性化半山腰的大平切头形奉为“八形之首领”,则充分体现了传统审美意识形态里的中庸思想,同时也恰好暗合了美学上的“*金分割比“理论。
举例大家可以自己对比哪个花好看哦:
(←郑孝荷)
官种与巧种巧种:巧,乖巧、小巧,玲珑之意。捧瓣雄性化强(有明显白头起兜)的花花,外瓣短、花径小,花姿乖巧,花形小巧。将小花种的花花称作巧种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官种花的捧瓣呈弱雄性化,是雄性化弱,而不是没有雄性化(春兰西神梅是典型的官种)。但这种弱雄性化有时候会因为营养状况等关系呈隐性表现,即所谓“力竭则开滑口”。壮了,是还会回来的,但有些花本身就是稳定的官种水仙(春兰西神梅)。官种乃是对蕙花中的细花而言,再“高端”的行花也是不能称作官种的。另一方面,官种花与巧种花一样,也有三六九等。一品大员是官,九品芝麻官也是官,至于你对那个级别的官员才“感冒”,买不买账全在各人。对于官种花的定位,也是随天时、地利、人和,演进变化的。
(←春兰西神梅)
(←巧种元字)
往期经典回顾
中国兰花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中国兰花
这些光阴里的往事,已经发生
中国兰花
你的存在,使兰的过往得以完整
中国兰花你说:寒兰“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中国兰花
《兰花引》秋分,而非天涯各自
中国兰花
中国兰意象中的精神本质/邱春兰
中国兰花
金蘭轩,当精神性质成为兰的哲学
中国兰花
后河兰庄,望处经年任访寻
中国兰花
蕙结金兰第十四届(桐柏)联谊会剪影
中国兰花朗诵版
风,吹旧了时间/邱春兰中国兰花
姜伟主播:《润之兰》作者:邱春兰中国兰花
姜伟主播:《寒兰》作者:邱春兰中国兰花
兰与菖蒲(外二章)/邱春兰
中国兰花
养兰三境/邱春兰
中国兰花
听兰乌托邦/邱春兰
中国兰花
蕙兰栽培要点
中国兰花
了解兰花最佳浇水时间,灵活掌控浇水
中国兰花
对话*草大王揭秘*草秘诀
中国兰花
没有养过兰花的新入兰花要做好这5个“不要”
兰株浇水关键要把握的几个阶段(附图文)
中国兰花
征稿启事:文体不限,长期征稿
兰蒲茶叙
菖蒲展览,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兰蒲茶叙
郑州市书画研究会菖蒲文化展在二七区实验小学启幕
点
击
二
维
码
关
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