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广大爱心志愿者的急救知识,巩固紧急施救技能,年3月14日晚,瓷都志愿服务驿站、德化县兰花草志愿医院志愿者培训队举行了急救技能培训活动。
本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郑志哲、负责人温生秒、急诊科护士长赖云清为大家做理论讲解及教学示范,志愿者服务队郭建家队长负责活动的筹备及现场秩序的维护。
在活动现场,医护人员先是细心讲解了心肺复苏、户外伤紧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并对理论知识分步讲解演示。随后,医护人员分成2组利用模型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现场演示,对急救姿势、手法及相关要求进行了现场指导。志愿者代表在他们的指导下一一进行了操作练习,并由医护人员对志愿者操作中的步骤进行点评指导。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志愿者们的应急安全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志愿者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爱心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县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郑志哲授课:
学习主要内容
1.前言
2.背景与意义
3.心肺复苏适应症
4.心肺复苏(相对)禁忌症
5.心肺复苏操作流程(非医务人员版)
背景与意义:
1.我国每年有50万人心脏骤停,能抢救及时恢复正常人生活的不足1%。“如果心肺复苏术能普及到40-50%,那么每年我国就大约能少去世20多万人”。
2.数据显示,美国约55%的公民接受过心肺复苏术相关急救培训。可即使在我国急救知识普及度最高的上海市,这一比例也只有15%左右。
3.我县区情况。
心肺复苏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
包括:心搏骤停,心室颤动,心搏极弱。
评价病人的反应性(瞬间评估判断)应在短时间内对心搏骤停作出准确判断。可通过轻轻拍打患者双肩或大声呼唤(轻拍重唤)的方式判断,如没有回应则为无反应。判断结果:1、确为无反应,2、睡眠状态,3、癫痫状态。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通过快速评估,判断患者没有反应,应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针对非医务人员可通过手机直接报警()或呼叫同事报警,同时寻求可能的支援。
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采取哪种止血法。
2.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方法联合使用颈动脉和股动脉损伤出血凶险,首先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间长时可实行加压包扎法止血
3.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注意定时放松,放松止血带要缓慢,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4.布料止血带因无弹性,要特别注意防止肢体损伤,不可一味增加压力。
止血带止血法
适应症:一般用在控制四肢动脉的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注意事项:扎止血带的部位非常重要,一般应该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的范围。但是上臂的中下1/3处,切忌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前臂、小腿不宜上止血带,因为有两根长骨,可能使血液的阻断不全。方法: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卡式止血带止血法和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认识敷料
敷料由沙布包裹棉花而成,是直接盖在伤口上,用于止血、包扎的无菌物品。
紧急情况下,没有现成的敷料,可使用任何干净、吸水透气、无绒毛的材料作临时敷料。如折叠手帕的里层、刚刚洗好的毛巾、折叠的纸巾等。
骨折判断(一)疼痛(二)畸形(三)骨擦感(四)肿胀(五)功能障碍(六)循环、神经损伤的检查
1.1熟悉心肺复苏操作的适应症(用途)
1.2掌握启动心肺复苏的时机
1.3熟悉整个心肺复苏的流程
1.4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技巧
判断病人呼吸和识别濒死呼吸:
1.判断呼吸方法: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一般为平卧位。充分暴露患者胸部,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判断时间不超过10s,一般为7s,如无观察到胸廓起伏则视为无呼吸。
2.识别濒死呼吸:部分患者虽然存在呼吸,但呼吸异常,如:不规则呼吸,缓慢、费力呼吸、微弱呼吸、鼾声呼吸、呻吟样呼吸,提示立即可能发生呼吸停止,亦应随时做好胸外按压准备。
3.针对非医务人员,判断颈动脉搏动存在一定难度,故判断患者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可立即采取胸外按压。(即启动心肺复苏的时机)
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操作注意点):
按压频率:-次
现场视频
人工呼吸
指南:不愿或不能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可仅做胸外按压
讨论与建议:目击心搏骤停,侧重循环复苏非目击心搏骤停,循环复苏与呼吸复苏并重对策:院内抢救可以用简易呼吸气囊代替。不愿或不能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可仅做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1、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操作注意点):
按压定位:1)成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点(或中点)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2)1岁到青春期:将双手或对很小的儿童可用单手放在胸骨下半部3)婴儿(1岁内,除外新生儿):a.1名施救者:将两根手指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头连线正下方b.2名施救者:将双手拇指环绕在婴儿胸部中央,乳头连线正下方
心肺复苏有效指证:神志较前转清;瞳孔逐渐缩小;口唇、四肢转红;触到脉搏;开始有自主呼吸等。具体做法:按压2分钟或者30:2按压-通气操作5个循环后重新判断有无反应和呼吸。
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操作注意点):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存在的争议:
院前随机对照研究无统计学差异维护施救者的健康心搏呼吸骤停后血液中有一定氧合量心脏专科抢救ACS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胸外按压:1、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操作注意点):
其他注意事项:
胸廓足够回弹(不可在每次按压后倚靠在患者胸上)避免过度通气尽量较少按压中断(少于10s)
胸外按压: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1.06更新节选):
(AHA美国心脏协会成人及小儿CPR指引年更新)
1.成人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a.若需派遣员指导,就只做压胸的CPRb.一般民众若学只压胸的CPR,就做只压胸的CPRc.一般民众若会完整CPR,就做压胸及吹气的完整CPRd.未受CPR训练的一般民众,不管有没有派遣员指示,都应该只做压胸的CPR
完整流程:
1.判断环境安全
2.检查有无反应
3.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4.检查患者有无呼吸或濒死呼吸
5.开始心肺复苏(C→A→B),重点
6.专业人士到场后交专业人士继续处理
来源:美篇紫藤花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