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常识 » 立春我从山中来,带回兰花草
TUhjnbcbe - 2021/4/26 16:0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兰花草 

胡适作词?陈贤德作曲?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今日立春,一般立春在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所以今年立春比往年早,早一天也是好!

按干支纪元法,立春为岁首,大地苏醒,万象更新,新的轮回已开启。听老人家说,此时虽然天气还是寒冷,但是立春一到,地气就立刻转换了。草木在黑暗的泥土中萌发,屈曲着,伸展着,我们总是等到小草芽芽冒出地面,才感知春天,自以为聪明的人类敏感度还不如草木。

我的兰花也早早地含苞待放,今冬寒冷,几盆兰花搬进屋里伴我过冬,真是一日看三回,相看两不厌。

等待中有希望,希望中有喜悦,古人数九画梅消寒,我则腊月赏兰迎春。心中时常回旋的就是这首兰花草,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最早听到这首歌,是80年代台湾校园歌曲流行到大陆,其中就有这首兰花草。音乐穿越了海峡,穿透了两岸数十年的隔阂。

知道兰花草的词作者是胡适,却是很多年以后了,因为当初这首歌的词作者没有署名,或署名为“佚名”,或署名为“台湾校园歌曲”。谁也没想到这首琅琅上口,广为流传的歌竟然出自胡适先生。

胡适先生的诗原名是《希望》,原诗是这样的: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开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年夏,胡适到西山拜访朋友熊秉三夫妇。临别,熊秉三夫妇送给胡适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一朵兰花,盼花心切的胡适,便写下《希望》这首小诗。

胡适先生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他毕生坚持自由主义。通过这首名为《希望》白话诗,我们更能够理解胡适对兰花草寄托的感情,希望自由主义思想这株“兰花草”早日在中国大地绽放!一首小诗饱含了胡适先生殷切的祈盼。

年由胡适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出版,语言通俗,风格明快,深受欢迎,很快再版。这首《希望》便收录在《尝试集》增订四版中。

后来这首小诗,由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作曲,歌名改头换面,《希望》改名为《兰花草》,歌曲旋律优美,词曲相得益彰,尤其“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可谓妙笔。这首歌的年由银霞(章家兴)首唱,但是我比较喜欢刘文正的唱的兰花草。

这个冬天很漫长,又特别寒冷,闹了一年的新冠病*一到冬天又肆虐猖獗,变异蔓延,一日看三回,其中有多少盼望和祈祷!祈愿人类早日战胜病*,让人们回归正常的生活。

整个冬天,兰花相伴,斯是陋室,有兰则灵。一日看三回,兰花婀娜多姿,高雅飘逸,又铿锵有力,自带剑气。

整个冬天,兰花相伴,赏兰听歌读诗,缅怀胡适先生,致敬胡适先生!《希望》这首诗歌距今百年,斯人已去,诗歌犹在,我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坚定不变!

立春日,兰花含苞欲放,春天的脚步鼓点般咚咚作响,振奋人心!看得见兰花开,看不见黑黝黝的泥土之下,种子发芽,草木萌发,我愿把希望的种子深植大地,默默地汲取力量,只待春风!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图片摄影/远近?

往期回顾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黑夜中,美人蕉守望黎明!守望春風??

邂逅一场雨

万物皆有爱

迷上一堵墙……

秋苇兰剑自铿锵

陪伴是长久的告别

美人蕉啊!你配得上这个美名

火焰般的美人蕉

漫长的告别

花非花,雾非雾,一曲浅唱低吟的云水谣

静听花语:延年益寿,喜庆欢乐吉祥

南河头

秋天来信了,查无此人

沧浪之水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长亭外古道边

记艾灵

落叶沉浮

记艾灵

下雨了

我在月河等你

月河,我在雨中想妳

月河老街有雨则灵

暮春秋色

桂花树下流花河

使徒子门前的小溪

鸣珂里,烟波弄

又是一年梅雨季

向晚的老街,一抹余晖

*梅时节家家雨

桂花树下流花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春我从山中来,带回兰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