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问答 » 倪境看清代ldquo花痴rdq
TUhjnbcbe - 2021/6/11 12:42:00

沈复,苏州人,出身幕僚家庭,但受累于替人作保,被逐出家门,大半生贫苦潦倒,父亲去世后又被弟弟算计,占尽遗产,尝尽人情冷暖,尤其是中年爱妻陈芸病故,不久爱子夭折,历尽生离死别。

现流传的《浮生六记》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记录了他的一生悲喜,令人唏嘘。不过,沈复前半生还是以喜为主,生性豁达高雅,好游历,爱花成痴,《浮生六记》中有一章专门描绘他这个寒士是如何以插花、盆景布置雅居的,一些技巧仍可资借鉴。吴昌硕《岁朝清供图》(局部),北京故宫藏“兰花劫”沈复是认识好友张兰坡以后,才慢慢对剪枝养节的方法有所精通的,并领悟了接花叠石的方法。起初,沈复最爱兰花的芳香幽然,韵致优雅,只可惜能入兰花谱的极品非常罕见。张兰坡临终时,曾赠沈复一盆荷瓣素心春兰,花型大方古雅,花瓣舒展,花心开阔疏朗,茎叶细长,花瓣素净,足以入花谱,沈复将其视若珍宝。在他游幕在外时,妻子陈芸悉心灌溉,这盆兰长得葱绿雅净,花香馥郁。可是,不到两年,这盆兰花忽然枯死了。拔根查验,花根白嫩如玉,新透的兰芽仍是勃然稚嫩,竟无半点枯死迹象。后来得知,有人讨要被拒绝后,竟恶*地用滚烫的开水将它浇杀了。这场“兰花劫”成了沈复的隐痛,从那以后,他发誓终生不再养植兰花,改植杜鹃。之所以选择无馥郁香气的杜鹃,是因为它花色艳、花期长,可供长久观赏,也容易修剪栽植。不过,陈芸极为怜惜枝叶,总舍不得修剪,树木盆景全是枝繁叶茂,一树茂盛枝叶,难成好的盆栽。每年秋季,篱边盛放的菊花又勾起了“花痴”沈复的兴趣,喜欢摘了菊花来插瓶,而不喜欢将它们植入盆中玩赏。倒不是盆栽菊花不好看,而是他家没有花园空地,无条件自己栽植;去集市上购买,又总是杂乱无章、缺少韵致,因此便不作盆栽观赏的打算。清禹之鼎《王原祁艺菊图像》(局部),北京故宫藏明沈周《盆菊幽赏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清禹之鼎《王原祁艺菊图像》(局部),北京故宫藏草虫瓶花沈复闲居的日子,案头总是瓶花不断。陈芸说:“你插的瓶花,似乎能看见风晴雨露各种气候下花的姿态神韵,真可谓精妙入微啊。但在绘画中,除了这些花花草草,总还有一些小昆虫点缀其间,你何不效仿一下?”沈复说:“昆虫是跳跃活动的呀,这怎能效仿呢?”陈芸答道:“我倒是有一个方法,只怕我成了始作俑者,会有罪过!”沈复很好奇,便道:“说来听听。”陈芸说:“昆虫死后颜色是不会变的。可以捉来一些螳螂啊、蝉啊、蝴蝶啊之类,用针刺死后,再用细丝拴住它们的颈项,系在花草间,然后把它们的足稍加整理,做成或抱着梗,或踏着叶的样子,一定栩栩如生,岂不妙极?”听完,沈复茅塞顿开,大喜过望,如法炮制,做出栩栩如生的草虫瓶花,见者皆赞叹不已。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局部,北京故宫藏配石为了造境,盆栽中往往会配上奇石,比如灵璧石。如果没有好看的石头怎么办?沈复曾用形状像石块的炭取而代之。*芽菜心白嫩如玉,取大小不等的五到七棵,栽植在长方形的沙土盘中,旁边以炭代石,分布排列在四周,看上去黑白分明,极有意趣。以同样的方法推及其他,实在是幽趣无穷。沈复当年在山中扫墓时,捡到一些有山峦斑纹的石块,非常漂亮,拿回家与陈芸商量:“以前用油灰将宣州石粘在白石盆中,整体色彩非常匀净,也很美观。可这山中捡来的*石虽然很古朴,也能用油灰粘进盆中,但盆是白色的,整体色彩*白相间的话就不太和谐了,而且油灰雕凿的痕迹也太明显,怎么办呢?”陈芸稍作思考道:“在这山石中找一些不美观的,敲成碎末后敷在油灰粘痕的地方,趁湿混合在一处,等干了,颜色也许就统一了。”沈复按陈芸说的方法,用捡来的山石在一个紫砂方盆中垒起了一个小石峰,整体形状是向左偏斜而向右凸出。背面是一色的横方纹,与元代画家倪瓒所画的山石类似。一眼看去,有一种绝壁天险的气势。盆内特意空出一个角落,用河泥种了一些纤细小巧的白浮萍,又在石上种了些云松。深秋时节,小石山上的云松蔓延开来,仿佛藤萝悬挂在危岩石壁上,鲜艳的红色小花与盆中的白浮萍两相映照,浓翠清芬。神游其间,令人怡然忘忧!沈复将它放置在屋檐下,时常与陈芸观赏评论:这里应设一座水阁,那里宜设一间茅亭,这里应刻“落花流水之间”六个字,那里可以有民居,这里可以垂钓,那里可以凭栏远眺……似乎脑海呈现的丘陵幽壑、世外桃源,已尽数移至眼前的盆景之中了。

清孙温绘《红楼梦》之“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局部,旅顺博物馆藏

“活花屏”沈复与陈云还发明了“活花屏”,构思非常精妙。制作方法是:每扇屏风用长约四五寸的木梢两根,做成矮条凳的样式,中间虚空,横向钉牢四根宽一尺许的木档,在四角凿上圆孔,插上竹子编成方孔,屏风高约六七尺,用砂盆种植扁豆放置在屏风中,豆藤会攀爬在屏风上盘旋生长。要使屏风挪动位置,两个人便可抬起屏风随意移动。以此方法多编几个屏风遮拦,恍如绿阴满窗,又能透风蔽日,满眼生绿,满室清凉。因屏风可迂回曲折地摆放,还能随时更换,因此便称为“活花屏”。有了这种方法,自然界的一切藤萝香草等植物,都可随时拿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乡间雅居的绝妙之法。清孙温绘《红楼梦》之“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局部,旅顺博物馆藏造型端庄,线条古朴,做工精细,漆工精美,透着江南的俊秀与文气,琴音饱满绵长,松透圆润,广受大众的喜爱和琴人的好评。部分图文转自收藏杂志(sczz)、看清代“花痴”怎么玩瓶插、盆景,感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倪境看清代ldquo花痴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