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本期内容导读
第一版块:厉山镇兰花节精彩瞬间
兰花节出席领导
兰花节开幕式演出及花絮
兰展现场
兰花交易市场
随县书法美术家协会“写兰、画兰”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版块:双寨村乡村振兴文艺采风掠影
第三版块:童年记忆----我爱大河的火石头
第四版块:随县古迹探秘----龙凤日月铁旗杆
第五版块:厉山镇中心小学校园建设
第六版块:随县建*周年诗歌作品和*建
摄影图片征集启事
第七版块:随县建*周年诗歌作品展
------《致敬最美人社人》
第一版块:兰花节精彩瞬间
兰花节出席领导
蕙兰之乡好春光花开盛世再启航
4月10日,随县第二届兰花文化旅游节精彩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兰花爱好者齐聚随县,赏兰花、会兰友、联兰谊,现场交易量价齐升。
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湖北兰花学会会长王重农,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陈少敏,随县县委书记陈兴旺,县长陈武,县*协主席金安翔,县委副书记*宗超,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廖志文,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家林、雷震,副县长解伟参加开幕式。陈兴旺宣布“年随县兰花文化旅游节开幕”。
县委书记陈兴旺(右一),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家林(右三)陪同原湖北省*协常务副主席,现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湖北兰花学会会长王重农(右二)一起视察、参观获奖兰花
王春梅摄
县长陈武(右二)视察、参观展厅兰花
王春梅摄
县委书记陈兴旺(左三),县长陈武(左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家林(左二)一行陪同原湖北省*协常务副主席,现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湖北兰花学会会长王重农(右二)视察、参观展厅兰花
王春梅摄
县委书记陈兴旺(左二),县长陈武(左一)同原湖北省*协常务副主席,现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湖北兰花学会会长王重农(右三),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敏(右二)一起在展厅合影
鲍彦谷摄
县*协主席金安翔出席开幕式
韩铁流摄
县委副书记*宗超在兰花展厅现场
王春梅摄
县*协主席金安翔(右一),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廖志文(右二),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海(左一)在兰花展厅现场
王春梅摄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家林(右一)、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震(右四)在开幕式现场
韩铁流摄
副县长解伟在兰花展厅现场
王春梅摄
题随州兰
文/雷震
芝兰藏居深山中
幽香自芳谁与同
迁居闹市性不改
芳香依旧伴春风
作者系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开幕式演出
本届兰花节由湖北省兰花学会、随县兰花协会主办;随州神农兰花博览园有限公司、随县繁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活动当天,神农兰花博览园歌舞飞扬、人声鼎沸。自由交易区兰香四溢,人头攒动,兰友们讨论着兰草的性状、色泽、品种、价格,时时有人买卖成交。博览园精品展厅内,各类精品兰花排满展台,虎斑兰、蛇皮兰、矮种兰、金边兰争奇斗艳、暗香浮动,吸引兰草爱好者围在四周一睹芳容、品鉴拍照。前来参会的安徽省兰花协会会长孙大学赞叹说:“一次能够汇聚这么多精品蕙兰,这在全国并不多见。”王春梅摄
陈纯江摄
刘安国摄
龚承斌摄
原湖北省*协常务副主席,现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湖北兰花学会会长王重农(左一)给随州神农兰花博览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随县兰花协会会长曹刚*授牌
龚承斌摄
万明金摄
韩铁流摄
龚承斌摄
江开*摄
龚承斌摄
雷道勤摄
刘安国摄
龚承斌摄
万明金摄
现场赠送书画作品龚承斌摄
写兰
文/王道升
无数的写你的诗句
星星般地缀满天空
我在天空尽情地遨游
为了星星闪耀着的光芒
摘一颗星
用小楷的雅正和佛经的庄重
在宣纸上耕云种月
我不辜负每一颗星
每一颗星折射而出的光芒
我把黎明装进密室去写你
我把黑夜揉进光明去写你
我错把你的世界
当成了我的世界去写你
我抛弃所有的聪明
用最笨的我去写你
写你我觉得
我的人生有了味道有了崛起
作者系随县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
现场赠送书画作品陈纯江摄
现场赠送书画作品龚承斌摄
现场赠送书画作品龚承斌摄
江开*摄
王春梅摄
韩铁流摄
龚承斌摄
龚承斌摄
兰花节还进行了精品兰花评选颁奖活动。经过专家评审团评比,共评出特金奖5名、金奖20名、银奖30名、铜奖30名。一盆5苗“中国红”获得金奖,兰花主人艾书云介绍,这盆木纹兰草他养了13年,今年首次开花送来惊喜,花朵呈木纹瓣形、香味浓郁,这盆兰花叫卖60万元。一盆名为“朱金中透”的兰花格外引入注目,叶带绿中透亮,花朵朱金含红,现场有人出价万元。活动主办方介绍,随县致力把兰花产业打造成兴花富民、繁荣经济、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此次兰花节吸引国内兰花协会、兰花企业及兰花爱好者万余人,各地蕙兰汇聚随县,构成“万兰盛宴”。和年举办首届兰花节相比,今年人气更旺、交易火爆,兰花交易活动从8日开始,开幕式当天交易多万元,预计整个活动期间的交易额会突破1亿元。
花絮
彩排现场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候场王春梅摄
演出前彩排王春梅摄
演出间隙万明金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兰展现场
程鹏摄
程鹏摄
王春梅摄
“炎帝故里、蕙兰之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王重农表示,随县的蕙兰总量、市场活跃度、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地方*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随县兰花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据悉,随县是“中国蕙兰之乡”,境内蕙兰存量占全国80%以上,野生兰草有多种、1.8亿多株,其中珍稀品种20多种、15.2万株,全县从事兰花种植专业大户户,从业人员2.6万人,新建成的神农兰花博览园规划占地亩,每年可培育兰花万盆,被湖北省兰花学会授予“兰花繁育科研基地”。文/江开*
王春梅摄
龚承斌摄
龚承斌摄
万明金摄
程鹏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兰花
文/熊欣
见到你
我就像见到淳朴的农家女
从中国的农村
荷着锄头,戴着头巾
缓缓走出
微风吹处
我嗅到
草的清香
与泥土的气息
是的
这些素淡的花儿草儿
与许许多多的植物
占据着一隅
你很难发现
孤独的她们
或者说
她们从来与自然与土地与森林
在一起
在山中千年万年
从来与世无争
静静地生长
默默地衍息
日出日落
花暗花明
她永远是那么淡定与从容
今天,我又看到了她
荷着锄头,戴着头巾
款款而行
那轻盈的步态
羞涩的面容
质朴与清纯
刷亮多少人的眼睛
兰花兰花
是什么让人如此迷恋
我久久的凝视
那是一种独特的美
返朴归真
作者系随县作家协会主席
龚承斌摄
江开*摄
王春梅摄
刘安国摄
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敏(左一)在兰展现场
龚承斌摄
程鹏摄
江开*摄
龚承斌摄
刘安国摄
张长江摄
张咏梅摄
阮卫明摄
江开*摄
王春梅摄
林俊摄
你是春天的秘密
文/刘成鸿
秀外蕙中
是你亘古以来最真实的自己
远离江湖红尘
隐藏在无人的深山峡谷
无法掩饰的馨香
暴露了你芬芳的秘密
纵是山高路远谷深
有缘人一直苦苦把你寻觅
一次偶遇生出无限欢喜
从深幽的山谷老林到书香案头
不改淡雅初心
九里墩的十万方温暖的守护
你不失淡雅圣洁的本性
执着的纤叶泼出绝世丹青
舒适的阳光适量的水分
和一眼秋波的供养
你便馨香四溢沁人心扉
是春
在九里墩上邂逅了你
以为你是那久别的青梅
便把竹马寻久久不肯离去
等懂的人
来解读你的心香和秘密
作者系随县作家协会理事
兰花交易市场
陈纯江摄
陈纯江摄
陈纯江摄
陈纯江摄
陈纯江摄
韩铁流摄
陈纯江摄
刘安国摄
刘安国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张咏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韩铁流摄
高建新摄
兰的心事
文/王春梅
在明媚的春光里出生
在诗画的光阴中疯长
那些不知名的文艺旧伤
任性地泛着微*
山谷里仰望春风
黑夜中恋着寂寞
唐诗宋词里走失的过去
温婉着水墨的记忆
兰的心事
是故乡清远的笛
在温暖的春夜
幽幽响起
“写兰、画兰”文艺志愿服务王春梅摄
阮卫明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陈纯江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画兰
文/王道升
用交叉的凤眼
许你万千窈窕
毛笔的颖风情万种
刻画不了你飘逸的姿柔媚的骨无声的浪
点一滴水方知你已口渴
你适合在水墨的世界里
施展骄傲的灵*
一丛寂寞
是美到极处的无声
是繁华落尽的褪潮
是烟云消散的宁静
是花香深藏的孤傲
宣纸无言
自知承载着你
像是铺平的黑夜
拱起的一轮明月
作者系随县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
第二版块:双寨村乡村振兴文艺采风掠影
双寨村简介
双寨村位于随县厉山镇西部,东与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一路相隔,版图面积13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户人,*员82人,耕地亩。通过清产核资,收回村集体林地亩、荒地亩、水面亩。双寨村按照规划从年1月至年12月,用时两年,拟建成以办公室居民点为中心,长10公里的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旅游新村,并全面进行亮化、包装,与炎帝故里景区建设相协调。整治村内的交通环境、居住环境、卫生环境;全村道路全面硬化刷黑,互联互通;居住条件舒适、干净整洁;卫生设施齐备,机制长效;全村环境绿化、美化。文/林斌武
产业项目
双寨村水果种植基地总投资76.5万元,占地亩,年6月投产,现种植有李子、*桃、油蟠共1株,在*桃树下套种射干、板蓝根等中药材。该项目采取“村集体+大户(公司)+村干部+农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以现金和土地作价51万元入股,占股66%,大户以技术占股13%,村干部投资10万元,占股13%,农户以土地作价5.5万元,占股8%。文/林斌武
林果种植段玉春摄
李斌摄
万明金摄
药材基地汪五摄
吴新玉摄
文化广场建设
王春梅摄模特:陈小华程淼淼
文化广场建设
双寨村共有文化广场三处,占地面积平方米,健身器材、乡村大舞台等设施齐全,可容纳余人活动。至年开展过“健康跑”、送戏下乡、道德讲堂、百姓宣讲等各类活动,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文/林斌武
王春梅摄模特:陈小华程淼淼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段玉春摄模特:袁依晴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段玉春摄模特:毛来红
韩起璞摄模特:郭娟
韩起璞摄模特:*丹
基层*组织建设
双寨村*支部共有*员83人,村干部6人,后备干部2人。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负责人,村“两委”其他成员协助村书记开展工作。*组织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发展上先干一步,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积极向贫困群众宣传*和*府有关扶贫的*策措施,教育和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依赖心理,树立“主体地位”观念。
文/林斌武
王春梅摄
吴新玉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炎帝紫薇园
汪五摄
炎帝紫薇园简介
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周启兵回乡创立随州炎帝紫薇园旅游开发公司,总投资0万元,占地0余亩。现栽种有梅花、紫薇、月季、桂花等苗木46万株,建有喷泉、观光风车、十二生肖石雕、网红桥、儿童乐园等观光旅游设施30余处。今年4月3日开幕的风筝节每天吸纳余人过来游玩,擦亮了双寨村炎帝景区后花园的名片。5月初,正值月季盛开,紫薇园将迎来春季旅游新高峰。文/林斌武
万明金摄模特:*丹
陈纯江摄模特:程淼淼
曾宪德摄模特:杨丽
陈纯江摄模特:杨英刘梦潇
曾宪德摄模特:陈小华
陈纯江摄模特:程淼淼陈小华
段玉春摄模特:杨丽陈香娣宋红玉张晶晶
段玉春摄模特:*丹
陈纯江摄模特:程淼淼
段玉春摄模特:杨丽
段玉春摄
韩起璞摄模特:*丹杨丽
吴新玉摄模特:刘梦潇杨英
吴新玉摄
王春梅摄模特:刘梦潇杨英
吴新玉摄
储蛟龙摄模特:袁依晴
储蛟龙摄模特:毛来红袁依晴
王春梅摄模特:袁依晴
王春梅摄模特:杨英刘梦潇
闫乐伟摄模特:杨英刘梦潇
闫乐伟摄模特:程淼淼
闫乐伟摄模特:*丹
吴新玉摄
李斌摄模特:*丹
万明金摄
万明金摄模特:*丹
汪五摄
汪五摄
汪五摄模特:陈小华张晶晶杨丽宋红玉
陈香娣程淼淼
万明金摄模特:陈香娣宋红玉刘宗友张晶晶杨丽
王春梅摄模特:袁依晴毛来红
储蛟龙摄模特:袁依晴毛来红
王春梅摄
汪五摄模特:陈香娣杨莉张晶晶宋红玉
汪五摄模特:宋红玉
汪五摄模特:陈香娣张晶晶袁依晴
毛来红宋红玉
汪五摄模特:宋红玉
吴新玉摄模特:刘梦潇杨英
王春梅摄模特:刘梦潇
汪五摄模特:张晶晶陈香娣宋红玉
第三版块:童年记忆
、张光友摄
我爱大河的火石头
文/张光友
老厉山镇的东边是厥水走道,我们本地人称“大河”,与之对应的还有条西边的“小河”。小河水绕过镇南边的老棉花采购站后,汇入了大河。我家紧靠大河古沟码头一侧的河坡。
儿时,大小河的河水和沙滩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然的游乐场,闯腿、戏水、逮鱼、搂蹬头和躲猫等游戏常在那里展开,伙伴们玩得酣畅淋漓、其乐无穷。大小河早也成为我们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到骨子里了。
人老了,怀念小时候的光阴时,定是绕不开大河和小河的。不知为何,一直以来我钟意于石头,特别是大河里的火石头。尤其这些年,对火石头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与日俱增。若非要究其缘由,也许是因为儿时的故乡生活是美好的,值得回忆的;也许是因为新时代的厉山由小镇升级为县城,国家投资巨大,使古镇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现代元素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了,更加宜居了,更加美丽了;还也许,是神农故里,钟灵毓秀、风水上好。对故乡情感,自然而然,河里石头就成为了心目中老厉山的一种象征,收集石头便是假之以物,希图固化留存儿时的记忆。
捡回家的石头往往是经仔细推敲和辨认,必定是出自儿时常玩的地方,颜色、形状和大小都要符合心意,并且一块一块地在河水里用手洗净沙土。提回家后,再用清洁剂、刷子仔细地清洗。火石头天然色形各异,洗净后更加耐看了。
时常在有意无意间,会注视电视柜上摆放的这些石头,除了欣赏之外,我脑海里还会产生美好的遐想:说不定,其中真有一块石头是你我的小脚曾经踩踏过的呢……谁知道呢?但,上天一定知道!这种穿越时空的遐想,找回了孩童时天真快乐的感觉,才是我喜欢家乡大河火石头的真正原因。
站在厥水河东岸向西眺望,“厉山三景”——天主教教堂、万法禅寺的佛塔和炎帝神农的塑像映入眼帘。在我看来,这三景可以清楚地诠释厉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的厉山,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历史上曾是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的鄂北重镇;现在的厉山,是中西文明、现代建筑和优美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区;未来的厉山,必将建设成为一座具有文化旅游、寻根朝祖和山青水秀的现代化城镇。
作者系中南财经大学教授
第四版块:随县古迹探秘
龙凤日月铁旗杆
文/王春梅
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随县,遗留古迹众多,曾是历朝历代商贾云集、繁华喧荣之地。明末清初,随县厉山镇的土纺土织较为盛行,家家户户掘挖地窖,置以木机,农忙耕作,农闲从织。“以织助耕”来维持生计。由于厉山土布品质甚佳,深受外地商人的欢迎。清雍正时,即有山西、陕西商人经郧襄商路来随县厉山镇购买土布,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当时,厉山镇的土布贸易非常活跃,虽不及西汉年间张骞从长安(现陕西西安)到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那么著名,但丝毫不逊当时丝绸贸易的繁荣程度。适逢周日,灿烂的阳光驱散了早春的的寒凉。源于对县城这段历史的好奇和探询,我穿过西门口熙熙攘攘的路口,往对面著名的牛肉饭巷子走去。早市的喧哗和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来来往往的面容泛漾闲适的惬意,夹杂悠闲的交谈和嘻笑声。对寻常百姓这种漫不经心的自在和快乐充满敬意和喜爱,一如本地土生土长的果蔬,一如原汁原味的厉山牛肉饭,夺人味觉和心魄。左行一百余米,便到了远近闻名的古迹遗址——厉山镇小学,这里曾是乾隆年间山西和陕西两省的商会旧址。隔着校门栅栏,仿佛隔着数年的光景,望着整洁静谧的校园,让人想起久远无忧的童年时光。对年近花甲的门卫老人客气地说明来意后,老人和善地眯起双眼笑着说:“前面就是那对铁旗杆。”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我终于看见史料上记载的山陕会馆遗留的“龙凤日月铁旗杆”。两根并列的旗杆静默矗立,冷寂苍凉,在耀眼的阳光下诉说着百年的荣光和忧伤。走近,才发现四周一米见方均用铁栅栏圈围,杆表光亮,不见锈迹。经年的风雨飘摇,旗杆依然无恙,没有人知道它曾经历了多少的烽烟和战乱,也没有人知道它曾见证了怎样的前尘和往事......因保存完好和旗杆珍贵的人文研考价值,年被湖北省*府列为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区,授赠金属牌匾在铁栏外赫然竖立。程鹏摄
细看,两个旗杆形制、大小一致,由石座、铁座、旗杆三部分组成。旗杆以生铁铸成,圆柱形,上细下粗,分为五节,各节间以加粗杆体为标志,通高18.13米。旗杆基部用大理石装饰,底座呈六面形,铁座六面均铸刻凸文:“大清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仲夏吉日铸造旗杆壹对,重贰万叁千余斤,永保十方平安”、“关帝庙尝信士,乾隆甲辰岁建修也,逮嘉庆十五年弟子等共表微忱,卜良眩工于中玉帝庙前铸铁旗杆,以壮庙观,至辛未岁十月有司已事……”。旗杆各有三层方斗,四角悬钟铃,中部镶嵌二龙戏珠;旗杆两米处铸有虎头狐形金属楹联一副,刻制凹文:“正气凌云昭万古,英灵耀日照千秋”两个旗杆对联背面(正南面朝向)分别刻有“日、月”两个字,刻有“日”字旗杆的顶端铸有一条盘旋飞跃的龙,刻有“月”字旗杆的顶端则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龙为阳,凤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故称谓“龙凤日月铁旗杆”,有龙凤呈祥,日月同辉之喻意。程鹏摄
据史料记载,随着土布贸易的日益昌隆,为显扬会馆标识和装饰观瞻,嘉庆十六年(公元年),山、陕全盛焕记、新兴东记、全盛雷记等十三家布商集资,另加上当时厉山蒋中和、谭财盛、宋三发等三家布行协资,合力在会馆前铸建了这对铁合金旗杆。铸造工匠以陕西同州府徐福长祖孙七人为主,内呈蜂窝状,造艺精良。通过《随县厉山志》的编纂者何天学馆长介绍,得知山陕会馆属山西和陕西同乡会性质的行帮组织,以经商为目的,始建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年)。当时,山西和陕西两省来往布商甚多,为在厉山大量贩运土布,方便两省客商人马安驻,便起意集资大兴修缮山、陕两省会馆。王春梅摄
会馆初始占地三十二亩,房屋近八十间,三进两院。分门楼、正厅、后殿,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在沿袭明代传统建筑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崇尚工巧华丽,更注意总体布局和艺术意境的发挥。前门楼宽三间,高二层,门额上方嵌有石刻“山陕会馆”四个大字,两侧各有耳房三间,供布商栓骡马之用;正厅五间,门楣为“八仙过海”浮雕图案,内有木刻神像十余尊,正厅两侧有横房三十余间,供布商下榻住宿;后殿五间,建筑更为华丽雄伟,龙凤斗檐,琉璃绿瓦,四缘屋脊有数百彩釉陶制飞禽走兽镶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屋内雕梁画栋,供有泥塑关羽坐像,两侧耳房各三间,分藏经房和主持人居室,东向建有四合院,为布商膳食专供区。民国初年,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各新兴商会相继建立,加之洋货入境增多,土布贸易逐渐萎缩,输出量日益锐减,山陕会馆作为土布贸易场所,作用消失,建筑物大都改作它用,后因种种原因已不复存在。王春梅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山陕会馆”在随县的建立,充分印证了乾隆年间厉山土布贸易发展的繁盛商史,也给随县和山、陕两省纺织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减少人马两地奔波劳顿,当时,厉山部分纺织技艺精湛的工匠还被客商邀请到山、陕两地传授土布纺织技术,借由这些纺织工匠的技术传授,很多客商自己在本地办起了土布加工作坊。至今,随县境内和山、陕两省仍沿袭传承当时布匹制造工艺,并在传统土布纺织的基础上改良加工成现在广为使用的帆布。目前,三地帆布纺织发展迅猛,到处可见帆布布包、帆布牛仔服装、帆布帐篷等制造业,为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众多便利。作为传统和民生产业,纺织业现已成为随县工业支柱产业之一,为随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两百多年过去了,“山陕会馆”只遗留一对旗杆矗立苍穹,无法想象这对旗杆曾见证了怎样的沧桑和华年,又见证了多少的繁华和寂寥!如今,除了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和敬仰,我们只能感叹: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纷纷扰扰的繁华和落寞,那些起起伏伏的变迁和更替,最终都会沉寂,最终都成过眼云烟......第五版块:厉山镇中心小学校园建设
王春梅摄
厉山镇中心小学简介
这是一艘航船承载理想承载期望,
这是一片森林需要水分需要阳光,
这是一片处女地需要耕耘者的坚韧拓荒者的顽强,
我们追寻教育的诗意,诗意的教育是我们的理想,
诗意的环境诗意的教师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学生诗意的家长诗意的社会。
我们是躬耕的园丁,协力培育着诗意的土壤。
只期望――让那里走出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在山峦叠翠,风光秀丽的炎帝神农故里,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厉山镇中心小学。学校创办于一九三四年,校园总面积7平方米。学校近百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五个阶段:私立烈山小学、乡中心国民小学、厉山镇完全小学、厉山镇学校、厉山镇中心小学。学校校园内至今保存着“龙凤日月铁旗杆”一对,是湖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学校还是随县山陕会馆的旧址,“山陕会馆”是随州与山、陕两省开展土布贸易的象征;是“朝鲜义勇*和抗日反战宣传队”旧址,见证了英勇的随县人民与日本侵略者不屈的战争史。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名,教职工76人,专科及以上学历60余人,其中有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十余名。学校坚持“真诚至善、快乐向上”的办学理念,努力追求“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思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质量的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坚持才会成功”为校训,“让我们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办学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探求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桃李绽芳蕊,清香溢满园。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湖北省“优秀红旗大队”、湖北省“爱眼护眼示范学校”、随州市“教学研究基地学校”、随州市“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随州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湖北省爱心托管示范班”等荣誉称号。“传扬炎帝文化、顺适生命本真、营造阳光校园、畅享幸福教育”。在中心学校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抓实各项常规工作进一步彰显规范、严谨、科学的学校管理特色,努力将镇小打造成内涵发展有突破、特色发展有影响、和谐发展有成效、持续发展有实力的随县品牌小学。文/何振松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
王春梅摄第六版块:征集启事
随县建*周年诗歌和*建摄影图片
征集启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周年来临之际,现面向社会和随县各地、各部门征集建*周年诗歌作品和*建摄影图片。征集内容和要求如下:诗歌征集内容: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革命历史的丰功伟绩;讴歌随县*建和各领域取得成绩;歌颂*的先进基层*组织、优秀*员先进事迹;感怀随县境内革命历史、红色记忆,追忆革命烈士以及提升随县各领域行业正面形象、正能量等积极向上的诗歌作品。征集要求:诗歌创作在30行以内,上传作品提前自行校对无错别字,上、下段诗歌之间间距空格明显,诗歌作品所有标点符号均以明显空格间距代替,在原文诗歌标题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格式以“文/某某某”为准,作者单位及联系方式在原文诗歌结束部分标注清楚。另请自行下载、设计唯美背景底图一张,把本人创作诗歌、作者姓名按诗歌原文正规排版格式在选定唯美背景图上进行编辑,请分别将文档格式诗歌和已编辑排版、有背景底图、校对好的电子模板诗歌一并上传。文档格式诗歌用于随县文学季刊《烈山湖》建*周年*建专刊备选;编辑完整、有背景底图电子档诗歌用于“随县庆祝建*周年大型*建诗歌、书画、摄影展”备选。根据投稿作品质量,我们将择优在随县文艺外宣栏目《随县故事》和随县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