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喜事连连!
天气有些干旱
但由于管理到位
大棚里7万株兰花长势喜人
不少村民喜上眉梢
4月10日,“花漾压花工作室河源站”“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驻坪围村工作站”落户坪围村并举行揭牌仪式,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暨花漾压花技艺项目在该村正式启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源城区科学技术局等出席启动仪式。
坪围村村*支部书记李远通表示,坪围村借这次契机,延长兰花产业生产链,拟用5年时间,把全村兰花种植规模扩展到20万株,实现不仅仅春节有兰花卖,一年四季也有花卖,打造“兰花第一村”。
“花漾坪围”再添彩当日上午,坪围村*群服务中心,来自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广东省南亚热带休闲农业中心主任林春华教授向村民传授着压花项目技艺,从压花艺术的起源、压花设计与制作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压花工艺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收益,并带领她们压制压花作品。面对这一从未接触过的“压花”,现场近百名村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情认真地参与其中,还压制出了不同风格的压花艺术品,对压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纷纷表达了想继续进行学习的愿望。
今年55岁的村民陈源英制作的压花受到了林春华教授的肯定,认为“构图、色彩俱佳,逾看逾有意境”。她说,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压花,第一件作品就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很开心。坪围很需要这样的项目落户,希望这个项目能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美”。
陈源英(左一)希望压花能为家庭增加收入
村民严汉丽今年48岁,做出的压花别具一格,受到了其他村民的点赞。她希望这样的手工制作项目尽快落户,最好成立一家公司来专门经营压花,早落户早受益,这样才能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项目转化“坪围模式”在坪围村兰花温室种植大棚基地,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今,坪围村借助农旅融合,打造了不一样的“花海世界”,每年兰花基地开园,一串红、白花红心、火凤凰、国兰等多个兰花品种齐齐亮相,吸引了不少人来一睹风采,带旺了乡村旅游。
在花漾压花技艺项目启动仪式上,河源市科特派数字乡村研究院表示,他们了解到坪围村未来是以兰花为主导发展花卉产业,为此,计划将把坪围打造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依托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平台,整合农业专家,对接农业科技需求,打造农产品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的样板并进行推广。
压花培训为坪围村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提供了渠道、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未来将打造成为该村的一个重要产业特色。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凯分析说,压花花材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而且劳作强度不大,可以带动当地年龄较大的农民或者部分残疾人就业增收。村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熟练掌握了花材的处理、压制、分级、包装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后可以采取“公司经营收购+农户生产加工”的模式帮助当地农民就业增收,预计可给每个家庭年增加收入2万元。
“花海世界”令人期待“坪围村鸟语花香,村民精神面貌好,预示着这个村的美好未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仕延称赞坪围说,花美、人美、身体好,就是未来幸福生活的写照,市科技局将继续支持推进这一项目,相信坪围村的“花海世界”必定迎来最美好的春天。
“巧手颂*恩,百年花绘农”,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坪围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明星村”。“对坪围来说,小进也是落后,必须自我革命、再创辉煌。”李远通说,虽然去年年底受到疫情影响,广州、珠海等地花市未开,然坪围生产的4万株花在去年腊月27日全部售罄。今年坪围村兰花种植比去年增加了3万株,达到年产7万株的规模,预计产值将达到万元。
“源城区四村联动,文旅产业发展迅速,将紧紧抓住源城区的‘大气候’来,以兰花为‘引掣’来发展坪围村的‘小气候’,上村村可看红色历史,坪围村则观兰。”李远通说,从今年开始,坪围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继续投入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让田园变果园,让村庄变景区,准备在民宿和发展农家乐上下功夫,做强做大实体经济,把全村建设成养生休闲盛地,打造别具一格的压花手工艺品专业村,让全村的文化室、文化广场变成压花手工艺品的制造中心。
全媒体记者
张涛
编辑
陶金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