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
作为全球第一大啤酒消费市场,中国的啤酒市场格局经过多年混战,已从诸侯纷争进入五*争霸状态。
年行业CR3约32%,至年行业CR3达72%,其中国际啤酒厂商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分别位列国内第三和第五的啤酒企业,分别对应20%和7%的销量份额。
各行业巨头区域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固化,渠道、产能上的贴身肉搏意义依然不大,未来竞争的重点在于品牌的升格和价格带的上移。
行业的驱动因素也在年前后从“量价齐升”转向“价增为主”。
过去10年,百威品牌在中国以传统工艺、优质原料奠定品质基础,通过关键经销商买断模式深度绑定高端渠道夜场,品牌内涵突出“权威”、“成就”,打造了“啤酒之王”的品牌形象,借力“大事件”(大型赛会)营销,获得高端客群认可。
成熟的快消品营销组合拳,使中国消费者接受了“进口=高端”的心智教育。
当前,6~8元、8~10元是当前升级的主战场,主要分布了国产品牌的大单品升级款和纯生产品以及国际品牌的核心单品。同类产品中,国际品牌和国产品牌价差高达30-50%。
但啤酒终归是大众消费,也不是高端商务/*务宴请的主角,品质决定价格将是最终的常态,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普遍30-50%的价差空间将趋势性缩小。
在国产品牌从份额的混战中抽身后,无论在产品创新还是年轻化营销,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其品牌的高端化孕育着巨大投资机会。
例如,年之前,青岛啤酒每年发布的高端产品(8元以上产品)数量占比基本在30%以下,年后逐年提升;华润也紧随其后,年及以后的新品中,高端占比也都在40%以上。
业绩角度,近3年来,啤酒板块的盈利能力已进入改善通道,体现为:旺季盈利能力创新高(毛销差20Q2突破30%),淡季持续减亏(毛销差20Q4已接近20%),预计今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年A股7家啤酒板块上市公司营收.05亿元,同比增长13.56%;净利润49.72亿元,同比增长57.79%,主要系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
年Q1啤酒板块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44.06%;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92%。主要是因为在春节正向影响下动销情况良好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年全年看,高端化趋势持续,现饮场景修复下,有望迎来量价提升。叠加体育赛事的催化,有望带动部分啤酒聚饮场景的回归。看好国产啤酒品牌升级和价格带上移带来的长期盈利改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