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种类可多啦~如果开个选美大会的话,螳螂中的四大美女必定“榜上有名”~
我们日常所见,一般都是绿色的螳螂。而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螳螂,可是什么颜色的都有哦~
01魔花螳螂
“身具六色”的魔花螳螂由于极其稀有且成年后长着家族中的最大个头,被冠上了“螳螂之王”的美誉。
魔花螳螂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的几个国家,包括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所谓的“身具六色”,是说从它们身上可找到红、白、紫、绿、蓝、黑六种颜色。然而颜色虽多却并不显杂乱反倒呈现出一种艳丽美感,尤其当站在植物上静止不动时,乍看上去更像是一朵绽放的鲜花,常有不明所以的昆虫打此路过,稀里糊涂成了魔花螳螂的佳肴。
并非所有魔花螳螂都有这瞒天过海的本事,这只是雄性的专属配色,一方面可以用来伪装捕猎,另一方面还是求偶时的炫耀资本。“沉迷色相”的雌性会被雄性求爱时的舞姿和身上的多彩色斑所吸引,最终芳心暗许、双宿双飞。
雌性的体色比较单一,通常为浅淡的米*色,个头比起雄性倒是要多出一截,成年雌性的体长最大可长至13公分,而雄性一般不超过11公分,“女高男矮”的搭配不是魔花螳螂所独有而是整个螳螂家族的共性。
并且与其它螳螂相似的是,雌性魔花螳螂也会在交配后将“丈夫”吃掉,不过这个螳螂界中的普遍悲剧在魔花螳螂身上发生的比例并不算高,许多雌性在完成交配后选择放生了自己的丈夫。至于原因,或许是念及“一日夫妻百日恩”,亦或纯粹是因为热带地区的食物来源较为充足,雌性在交配前已吃得小肚浑圆,因此无需靠同类相食来补充营养。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单这件事来看,魔花螳螂算是螳螂中“最好说话的”。
最后要说的是,魔花螳螂虽极具观赏价值,却不要在国内购买或饲养。饲养的难度高低暂且不提,也不去关心购买价钱的贵贱,问题在于它们对我国来说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如果随意弃养或不慎遗失野外,很可能对原有生态或附近的农林业正常生产造成威胁,甚至传播病菌导致疫情的发生。
02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是螳螂目、花螳螂科下根红苗正的花螳螂属螳螂,它们有着自然界最美昆虫的雅号。
当兰花螳螂在植物的枝蔓上静止不动的时候,它们看起来简直像极了一朵兰花,若是在花丛之中,你根本就无法识别出这种巧妙的伪装者。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都会生长着各种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
因此对于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的昆虫来说,这确实是非常不公平的。有时候那些倒霉的昆虫反而会自己送上门去成为兰花螳螂的食物。就好比是你辛辛苦苦在战场上配齐了八倍镜、98K、M、三级头、三级甲以及一堆医疗箱、饮料、医疗包……结果回头被守株待兔的取了狗命,活脱脱沦为一个吃鸡快递员。
不过对于各种昆虫们来说,遇上雄性兰花螳螂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因为它们的伪装虽然巧妙,但是体型实在有些小,两厘米多一点的体长也并不能保证一击致命。但是如果不幸遇到的雌性兰花螳螂,那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了。因为雌性兰花螳螂的体长足有六七厘米,两把大砍刀砍下来,任你有三级甲护体也难保性命。
但是兰花螳螂虽然长得很美,也依然保留了螳螂家族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秉性。那就是雌性和雄性交配过后,雌性兰花螳螂会砍掉雄性兰花螳螂的脑袋,并将其一口一口吃下去。而且由于雌性和雄性体型差距较大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雄性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它们在享受了短暂的欢愉之后注定会死在爱人的手上。
03刺花螳螂
刺花螳螂,因为全身布满荆棘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部分国家,属于高价品质,但市面上也很常见,属于高价品种。
04基菱背螳
基菱背螳就是马来西亚巨人盾螳,简称马盾。身长7至10厘米,平均约8.3至8.5厘米左右,有着巨大的利爪和脑袋,看起来就像牛头犬。受危胁时,马来西亚巨人盾螳螂会将自己变成一个“舞者”。翅膀向两侧展开或立起展开并舒展捕捉足,此时会比较艳丽,在呈现出著名的祈祷姿势时,螳螂并不是想向一个更高级的权威献上礼物,而是准备向猎物发起攻击。
基菱背螳要经过9次蜕变才能成为成虫,在其蜕皮后十分脆弱。低龄若虫靠捕食蚊,介壳虫,蚜虫等与喝露水为生。
初步了解了上面四种螳螂中的“小别致”后,你觉得哪种螳螂更加让你心动呢~
心动归心动,还是不要轻易去触碰(惹怒)螳螂哦,小螳螂的攻击力可不一般喔~
XIUMIUS
文字|*思莹
排版|*思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