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护理学:初部护理
上次提到了螳螂的基础照顾,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是太多了,太复杂了。但是,虽然昆虫身体的构造不同于人类,昆虫也像人一样,会吃喝拉睡、繁殖下一代、会害怕也会快乐。如果想养得好,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照顾牠们。昆虫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都值得尊重。如果你觉得虫子的命如草芥一样,可以不必往下看。▲非洲芽翅螳螂若虫昆虫的护理级别
我将昆虫大致分为三等:三等的:例如蚜虫、面包虫。护理目的是满足生理需要,例如吃和繁殖。这类昆虫繁殖量大得惊人,同时死亡率也很高。通常对居住的环境没什么要求;
二等的:蟑螂、甲虫。护理目的是满足生理需要之余,也要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太热或太冷会集体死亡;一等的:螳螂、蝈蝈。护理目的是要让牠们感到快乐,生活美好才会表现自己的专长。满足生理需要已是最低的要求了,这些虫子一般价值不菲,大部份是因为繁殖困难,而且身体比较娇贵,稍有些侵害就夭折了;还有些人会欣赏他们的颜色、花纹、身材、歌声、舞姿等等。▲兰花螳螂我这篇主要是介绍高等的昆虫的护理。我这里写的主要以螳螂为主,蝈蝈为副。这种概念也适用于饲养昆虫。昆虫也需要注意营养的摄取,微量元素的摄取不足会导致脱皮失败,身体会严重变形,就算小命能保,也永久伤残了。我曾经收养过一只小蝈蝈,我在接收时牠已身体严重变形,六只脚之中只有两只前腿是正常的,其余的腿都发黑了、扭曲了。可是这只小蝈蝈也没有放弃,牠像那些残疾人士一样,努力地用两只前肢来爬行。一只原本的蝈蝈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我细问前主人之下才了解到,原来这蝈蝈一直只有红萝卜吃,而且红萝卜不是天天换的。这样就造成了蝈蝈的严重营养不良。其实蝈蝈不能只吃素不吃荤,蝈蝈也要吃些荤来补充一下蛋白质、矿物质及钙质。网上有些人还说如果要蝈蝈唱得欢,必须要每天给牠吃一颗现泡*豆。▲拍摄刚破壳若虫受伤的处理
蝈蝈和螳螂受伤的比例多是由脱皮失败引起的。脱皮失败主要分为三个原因:倒挂的地方不牢固、脱皮的地方太小、脱皮的时候卡壳。倒挂的地方要使用细纱网布,最好是连屋顶和墙壁也使用了,然后就是使用一个大一点的罐子,高度要在螳螂的身长三倍或以上。脱皮的时候卡壳,在预防的话可以在脱皮前给予足够的水分,要是还不行,在脱的时候要立刻小心地帮助牠脱皮,但这个过程风险极高,因为螳螂的皮肤很软,稍有不小心碰到牠的皮肤,牠有可能因此而严重残疾。螳螂若是残疾了,只要不危及身体,小心喂养还是可以生存下来,但是就不会再脱皮长大了。▲拍摄的刚破壳若虫螳螂和蝈蝈另一死亡的主因是因为霉菌入侵,这也是跟湿度有关,若是湿度太高了,霉菌有机会大量滋生,霉菌会从肛门入侵体内,慢慢地螳螂会不自觉地吃掉了自己的手脚,然后暴命。通常会看见螳螂的肛门长出了霉菌一朵。预防的方法是做好湿度控制,保持湿度在50-60%。还有一死亡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这比较常见于蝈蝈,病征是身体变形扭曲,肢体完全残废了,但也不一定会实时死亡的,这时要及时补充足够的维他命及微量元素,并将食物切细,好让蝈蝈容易进食。这时的蝈蝈十分脆弱,必须要好好防范虫蚁的入侵。为何红腿陆龟会以泪洗面?科普≠选购指南
在足够了解后再讨论
人工饲养红腿中
因湿度不足而造成的非常常见
因此在不同湿度地区
也应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
虽然红腿对光照的需求较低
人工灯光+室内散光可以满足需求
能在室内饲养
但因为成体较大的体型+高活动能力
小户型很难满足基本活动需求
易产生刻板行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