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最爱写的是*歌,最爱穿的是*装。从《十送红*》到《农友歌》,从《八月桂花遍地开》到《毛主席来到咱农庄》,从《社员都是向阳花》再到《银球飞舞花盛开》……近50年来,他创作的歌词多达数千首,许多的作品至今广为传唱。他就是老一辈词作家——张士燮。
《十送红*》
《十送红*》由张士燮作词,朱正本作曲,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插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年,张士燮回忆起“蜿蜒如龙的火把映红了于都河水”的动人场景,便写下如泣如诉的《十送红*》。这首作品诞生已有半个多世纪,至今深受欢迎,时常在各类舞台被唱起。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首由张士燮填词、金砂谱曲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曾经唱遍大江南北,万户千家,并一直流传至今。该作品曲调清纯质朴,气氛热烈,歌词朴实自然,朗朗上口,契合了领袖和人民之间心心相印的情感。
几十年来,人们对这首经典作品不仅未曾有丝毫的淡漠,相反却在不时地吟唱,反复回味着。透过这首歌,人们感受到了张士燮那一片真挚纯净的情愫。
《农友歌》
《农友歌》是一首关于秋收起义的歌曲,由张士燮作词,王嘉祥编曲(另说是劫夫编曲)。年,歌唱家王昆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的《农友歌》,被毛泽东主席称赞:很有当年湖南妇女的革命气魄!
“往日穷人矮三寸,如今是顶天立地的人……”生活在最低层的农民打倒土豪劣绅后那种扬眉吐气的心情,被张士燮准确地体验和把握,又用最为通俗的语言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西湖美》
《西湖美》是年电视剧《白云飞少校》的插曲,由张士燮、陈建作词,王酩和程恺作曲,李谷一原唱。这是一首歌颂西湖,表达对西湖美景无限热爱的歌曲,美妙至极。
《我的小路》
《我的小路》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由张士燮作词,谷建芬作曲。它是当年知青在广袤的中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该作品充满了对那段青春岁月的纠结情愫。静静聆听这首歌,总会不自觉的被打动,谁没有那么一条崎岖而幽静的青春小路呢?
《大森林的早晨》
《大森林的早晨》是赞美森林的一首清新优美之作,由张士燮作词,徐沛东作曲。这首歌曲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歌唱家阎维文、殷秀梅、廖昌永等都演唱过这首歌。
相继离世的“词坛四杰”:阎肃、张藜、张士燮、陈克正合影
《社员都是向阳花》
《社员都是向阳花》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全国广泛传唱的优秀群众歌曲,由张士燮作词,王玉西作曲。这首歌曲音调优美畅快,情绪轻松活泼,反映了当时农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乐观精神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银球飞舞花盛开》
歌曲《银球飞舞花盛开》创作于年,由张士燮作词,朱本正、羊鸣作曲,是经典的老纪录片《万紫千红》的插曲。
《银球飞舞花盛开》作为主题音乐在影片的高潮时出现,歌曲与影片内容紧密相连,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四海宾朋的喜悦心情。歌词形象生动,旋律优美深情,是一首脍炙人口、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歌曲。
《兰花与蝴蝶》
《兰花与蝴蝶》由张士燮作词,谷建芬作曲,朱逢博演唱,是创作于年的抒情歌曲。这首歌优美软软的旋律唱尽了两岸思乡情。朱逢博优美动听的演唱,使歌曲很快风靡全国。
“兵之歌”
除了艺术歌曲,张士燮还创作了大量的“兵之歌”。《*中女孩》、《我的歌向着蓝天飘》、《*营卡拉OK》、《兵之歌》、《春天的风》等等,这些作品多有明朗、幽默、朴实的特点,贴近生活,具有代入感,足见他对*营的热爱。
如果说群众生活是花,群众喜爱的歌曲是蜜,那么创作者便是那采花酿蜜的蜜蜂。张士燮这只辛勤的“蜜蜂”从未停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年,77岁的张士燮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创作的那些脍灸人口的歌曲,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流传……
策划/撰稿/编辑:民歌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