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友说自己前一阵,花了多,买了张普洱茶饼,结果没放多久颜色就发黑了,而且还有股酸臭味,碎渣很多,当时他心里就犯嘀咕了,可能自己买到了假普洱。经常看别人入普洱茶的坑,这次没想到自己也没能躲过。他禁不住感慨:普洱茶的水是真深呀。
为了避免新手小白入坑,帮助更多茶友、品茶人学会鉴别普洱真假,泉德盛老吴特意整理了此文,请大家耐心看完,避免入坑。
一
普洱茶属大叶种晒青茶,工艺为杀青、萎凋、揉捻、渥堆发酵、干燥、压制等。其他很多茶都是高温炒制干燥而成,而普洱茶是晒干,这就很独特,是专属于普洱的制作加工工艺。生茶的饼很多,而熟茶有散茶,也有饼。出了饼,普洱茶还有砖茶、沱茶,在以前都统称为团茶。另外,普洱茶陈化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内含物的转化,使得口感和滋味更丰富,出现很多种独特的味觉享受。
品鉴普洱茶一般从形、香、厚、韵等四个方面入手。四个方面由于山头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又分为很多种,这使得普洱茶的水比其他地方的水深,但这正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业内普遍认为普洱茶的好料越陈越香,越喝滋味越丰富。茶界古董,由此得名。反之,越陈品质越茶,甚至发霉发粘,长毛。
二
普洱茶三大茶区:勐海茶区、思茅茶区、临沧茶区。
思茅就是普洱市地界。其中,勐海苦,思茅淡,临沧涩,如果易武也算独立茶区的话,它的最大特点是柔。有人把保山茶区也独立出来了,不过那边大部分生产的都是红茶和绿茶,严格来说,跟普洱茶关系不大。
三
普洱山头茶特点
勐库——叶质肥厚宽大,香气特殊,刺激性大。
易武——香扬水柔,刺激性低。
冰岛——甜呀,冰糖甜,冰糖香,这个几乎喝普洱的都知道。
南糯——条索紧结,汤质饱满,香气不显。有山野气韵。
老曼峨——芽头大,茶味重,苦涩强。回甘持久。
老班章——生态好,树龄长,强烈的山野气韵。古树茶特有的花香、蜜香。香气持久强劲。
布朗山——汤色明亮,香气充实,苦底重。化的相对较慢。
倚邦——条索黑亮,短细,叶底*绿。口感苦中带甜,山野气韵好。
无量山——条索长,涩味长,回甘生津,汤质饱满。
景迈山——香气突出,山野气强。浓郁持久的花香,特有的兰花香。甜味直接,持久。
邦崴——条索粗长,汤色金*,涩退稍慢。回甘持久,生津度可以。
江城——条索黑亮粗长,回甘好,苦涩弱。芽头稍多,相对易武,汤质相对寡淡。
勐宋——叶底*绿均整,苦涩显著,回甘快,茶香纯正。
攸乐山——条索黑亮紧结,回甘好,汤质柔滑厚重,有山野气韵。
忙麓山——汤色*绿明亮,苦突出在舌两侧及舌根。苦退回甘好。
勐库大雪山——头春新芽,野香中自带兰花香,回甘转甜快,劲道足,汤质厚重。采摘难度大,产量低。
帕沙——茶汤柔和,滋润,有清爽感。层次转化明显,略苦,基本不涩。
那卡——条索紧结黑亮,杯底留香。苦味显著,回甘快。
曼糯——茶汤金*透亮,回甘慢,汤质饱满。茶气纯正。
贺开——涩重苦轻,回甘较快。留香持久且杯底香显著。
巴达章朗——饱满顺滑,茶气强,香气和回甘接近老班章。
关双——汤质醇厚,山野气韵可以。回甘久,涩感久,杯底香持久。
哀牢山——条索较细,苦重涩轻,汤质可以,叶底*绿匀称。
以上的大部分山头都隶属于西双版纳产区。尤其是易武,属于清代就已开始向皇家进贡的勐腊茶区。
四
防入坑指南
新茶品尝头春纯料,老茶喝年份口感。生茶看条索外形和色泽,熟茶看发酵好坏。
不盲目追名山,有些名山茶产量极低,市场上很难见到。
如果是新手,除了要查看茶饼内的防伪标识之外,建议遵守五多。
1
多看,多了解。观察细微,洞察细节。
2
多听,多听高人或专业人士的讲解。不受偏见或个人喜好所干扰。
3
多喝,多品尝不同茶区的茶,多品尝不同口感滋味的茶。不要局限于一种或一个茶区。
4
多感悟,普洱茶富有变化,后期转化层次丰富,因此一定要多感受体悟。比如香气、汤质、口感、喉韵、回甘快慢等方面的变化。好茶不仅好喝,还能让身心愉悦,精神舒畅。
5
多对比总结,对比山头,对比口感,对比价位,对比代表各地域特点的经典茶。对比出真知,总结得结论。对比到一定程度,高低好坏自见分晓,经验积累总结到一定程度,就能成为普洱茶的内行。
五
关于普洱茶的一些小科普
1.普洱生茶不发酵,而熟茶发酵。这是生熟之间的最大区别。如果一款生茶,存放了50年,虽然陈化了,但性质上还是生茶。
2.普洱市场中拼配茶很多,这种茶如同白酒中的勾兑酒,虽然带有普洱茶的滋味和口感,但品质往往参差不齐,拼配的手法和工艺有高有低。
3.普洱茶吸附能力强,千万不要和其他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尤其是香水、酒、水果等,更不要放在储物间、卫生间、厨房。
4.自来水里含有氯化物,也就是漂白粉,泡出来的茶滋味不正。最好用纯净水或矿泉水冲泡茶叶。
5.“喝生不喝熟”这说法不绝对,只是有些资深普洱茶人的一些个人看法,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普洱熟茶经过工艺和仓储的改良,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在汤色、口感、滋味、茶韵等方面,完全不输生茶。
结语
一入普洱深似海,转眼已成老茶人。希望大家在看完此文后,都能独立思考、鉴别,不入坑。
关于普洱茶,还有很多专用的行业术语,比如锁喉、仓味、水路、喉韵、收敛性、层次感等。另外,普洱茶饼大部分都是克,为何定为这个重量呢?